有为与有弗为

08.12.2015  18:20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冰心老人自书的一副醒联,她对这副醒联的诠释是,对名利、地位和物质享受要时时知足,对业务能力、个人修养和自我境界的提升要时时知不足,如此,方能在事业和修为上都有所成就。其中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沉思与回味。

  凝望历史的星空,中国的先贤早就参透了“知足”与“知不足”,“有为”与“有弗为”的辩证关系。主张清静无为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对“为”与“不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智慧不仅在于他们知道如何“有所为”,也在于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哪些方面要“有弗为”;不仅在于“知不足”的积极进取,也在于“知足”的随遇而安。

  而今肩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责任的党员干部,更加需要常常从正面先进典型和反面堕落分子的经历中自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知足、有弗为?在哪些方面应该知不足、有所作为?党的好干部尕布龙、廉福章清贫知足,绝不利用职权牟取私利,全身心地为群众谋幸福,故能成为时代楷模。反过来,那些热衷于和商人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官员,必然无法秉公为政,清正为民,最终葬送自己的前途。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我们一定要在“为人民服务”上有所作为,而对党纪国法的底线则决不能触碰,要有弗为。这一对党员干部的训诫,富含着宝贵的人生智慧。对每个人来说,一生中最大的考验即在于把握“知足”与“知不足”,在“为”与“不为”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若梦想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什么都不愿放下,什么都想得到,到头来往往是一场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