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西宁的城市气质什么样
青海新闻网讯 引入城市美学理念,补充完善涵盖全域的各类专项规划,促进“多规合一”,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的高标准城市规划体系,切实增强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让城市有根、有魂、有魅力;
编制完成《西宁市城市建筑风貌导则》,从自然风貌及其意境中寻找西宁城市特色的本底,结合西宁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特点,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大气、质朴、雄浑的河湟文化特色,在城市布局上注重顺应自然、彰显生态山水意境;
聘请国内知名设计院和大师级设计师主持重要地段城市设计和重要建筑设计,打造一批具有时代风格和鲜明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
未来,西宁的城市气质到底是什么样的?
西宁市两会上,一幅描绘西宁“脸面”的美丽画卷向231万西宁人徐徐展开,一条条清流、一汪汪碧水、一片片绿地……成为西宁城市中最美的看点。
登高远眺,城市建设大气磅礴;低头俯瞰,城市道路骨架清晰;徜徉街头,层叠绿意沁人心脾;华灯初上,璀璨夜景流光溢彩……2016,一个品位好、品质好、品评好的城市正向我们走来。
城市愿景一:看得见山看得见水高原山水园林城市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发展方向】近中期向东、向南发展,规划向西、向北发展。
【远景构想】中心城区范围将向西拓展,形成“双十字、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城市发展重点将从现状城市中心区转向包括西川新城、多巴新城和甘河工业园在内的西宁新区,其中西川新城重点推进行政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的建设。
【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由“两个中心、十个片区”组成。
●两个中心分别为十字街商业中心和西川新城中心。
●十个片区分别为老城片区、西川新城、海湖新区、东川工业园、西钢工业区、城北商贸综合区、青海教育园区、南川片区、城南片区和生物产业科技园。
城市愿景二:延续城市脉络塑造文化之城
文化脉络,记载着城市的兴衰,使城市成为一个历史的产物,这就是城市的文脉。城市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同时,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历史中每个时代所留下的一点点遗迹,断断续续形成脉络。
盘点一:西宁特色文化建筑
●藏传佛教建筑——塔尔寺、宏觉寺、大佛寺
●伊斯兰建筑——东关清真大寺
●汉族宗教建筑——南禅寺、北禅寺、城隍庙
盘点二:西宁现代标志性建筑
●现代建筑风格——青海省博物馆、青海大剧院、青海省科技馆、青海海湖体育中心、青海省图书馆。
●地域建筑风格——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盘点三:西宁特色民居及官邸建筑
汉族官邸建筑——马步芳公馆、山陕会馆。
多民族民居建筑——庄廓建筑。
藏族民居建筑——碉房。
蒙古族民居建筑——帐房。
城市愿景三:河湟风情地域传承
河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
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共生
【依山面水】西宁传统建筑风貌与自然山水和当地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依山面水自然生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西宁的传统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共生,在建筑形态、材质与色彩的运用方面,凸显生态自然的建筑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建筑与多种文化的共融
【浑厚庄重】西宁传统建筑风貌深受河湟文化的影响,具有庄重、浑厚的气质,融汇了多民族的建筑精华,西宁的建筑风貌应突出河湟风情的特色。
【古朴内敛】河湟地区传统建筑的外形与内在结构之间、与实际的生活需求之间存在率直的逻辑关系,彰显古朴内敛的建筑性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建筑对传统文化的沿袭
【文脉传承】西宁地区建筑受到地域气候和文化等综合影响,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应充分挖掘西宁地区建筑的地域特色元素,在新建筑的设计中将西宁的地域特色传承下去。
【现代演绎】新建筑的创作不是拘泥于形式与内容上与传统建筑的相似,而是要在内涵和气质上追求与时代和环境相和谐的建筑。传统建筑的较多特征来自于细部特征,这些细部营造方法在当代建筑中逐渐丧失。细部的消失与当代建筑材料的更替以及施工方法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我们如何实现看得见山
【关键词】临山
【现状问题】
问题一:用地开发未能很好地协调与周边山体的关系。
问题二:未对建筑群进行高度控制。
【控制策略】保证“看得见山”
策略一:临山部分的建筑群体,应在群体高度上进行控制,保证山体的连续性。
策略二:在建筑群体布局上,可以借鉴塔尔寺的做法,依山就势,错落布置,与自然山形充分结合,尽量随地形而设,形成多层次错落的建筑群。
【规划建议】以自然风格建筑为主,以缓坡和平顶为主,色彩与山体色彩协调,局部运用对比色点缀,采用石材、青砖、瓦、生土等自然材料。
我们怎样感受水的脉动
【关键词】滨水
【现状问题】
问题一:通向滨河的道路被用地阻隔。
问题二:沿河带状绿地,缺乏放大的节点空间,不能承载活动。
问题三:沿河两堵墙,形象缺乏控制。
【控制策略】注重滨河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空间的相互融合,创造层次丰富,高低错落,景观良好的空间形态,实现“看得见水”的规划目标。
策略一:建筑群体布局:建筑布局宜与河流水系相互呼应;临水建筑群退距宜错落有致,避免出现单调的“一层皮”状态,适当退出绿地或广场,保证空间的亲水性和绿化的渗透性;靠近河道的建筑群避免大规模的封闭式住宅小区,要适当留出公共通道,以保证亲水空间的交通可达性。
策略二:建筑群体高度:临水的低、多层建筑不宜过长过高,其最大连续面宽和建筑群体的高度应受到具体的控制,避免沿河道空间界面的过度统一和均质。
策略三:建筑群屋顶轮廓:沿河建筑群鼓励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天际轮廓线;避免纯住宅建筑沿主要滨河地区连续布局过长,节点位置应适当变化;沿河两侧200m范围内,可以划为沿河建筑屋顶轮廓及高度控制区,建筑高度宜自河道向外依次递增,呈“V”字布局;沿河道方向宜穿插布置连续的住宅和点状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高度可以灵活变化,在节点位置适当突出和打破连续的沿河界面。
【规划建议】以多层及低层建筑为主,局部可结合区域功能出现塔式高层建筑;以缓坡和平顶为主;色彩与水体色彩协调,局部运用对比色点缀;采用石材、青砖、瓦、木材等自然材料;注重亲水空间的塑造,可考虑亲水平台、骑楼等做法。
我们如何来描绘生态底色
【关键词】绿化通廊
【风貌定位】将城市中的山、水、重要开放空间,通过绿化通廊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规划控制,打造城市中的山水景观联系纽带。
【现状问题】
问题一:道路作为空间通廊和活动的载体,未能贯通到山水边,或者通廊被建筑物阻隔,导致山水被遮挡。
问题二:通廊的空间尺度不佳。
问题三:通廊两侧建筑界面缺乏控制。
问题四:通廊两侧建筑退界较小,绿化空间不足。
【控制策略】对于绿化通廊,控制原则是:保证通廊宽度,舒适的空间尺度,充足的绿化,亲人的建筑界面,实现“见山见水”的规划目标。
策略一:使绿化通廊通畅,控制绿化通廊与山水景观之间的地块,使绿化通廊延续。
策略二:控制建筑退界,预留道路两侧绿化带,严格控制绿化通廊两侧建筑退界,人行道拓宽,与建筑之间种植景观绿化。
策略三:控制临街建筑高度。
策略四:控制临街建筑界面,对临绿化通廊两侧的建筑界面进行处理,采用退台、骑楼等手法,使其丰富、亲人。
【规划建议】绿化通廊两侧建筑以多层及低层建筑为主,局部可结合区域功能出现高层建筑,其裙房需突出高层部分;绿化通廊两侧建筑界面宜采用退台、骑楼等方式;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局部运用对比色点缀;采用石材、青砖、瓦、木材等自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