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杂谈:道路畅,心情畅 交通通,民心通

31.01.2018  22:35

  “忽如一夜凛寒来,千条百条路上雪”昨夜一场大雪降临省城,给毫无防备、出行在外的人们一个措手不及。以往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下雪,路就堵”所以人们也在雪还未占领地面前早早回家,钻进了热乎乎的被窝里。

  可也有一些下班晚,亲朋好友去聚餐,踏雪赏景玩浪漫的人,雪夜里逗留在大街上,迟迟不归。笔者便是这迟迟不归中的一员,属于工作后,跟好友下馆子烫火锅,然后还不忘打个雪仗赏个雪的那种,可玩到尽兴处,问题来了,怎么回家?

  “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倒映出我躺在雪中的伤痕……”曲终人散,各回各家,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下了雪,车难打。”我回家的烦恼顿时侵袭着我凌乱的心,笔者翻开手机里的音乐盒,听起一首悲伤的情歌,踱步在凄凉的街道旁。

  雪越下越大,笔者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然而马路上突然冒出来一群人,在雪地里忙碌起来。笔者起初疑为遇到了翻井盖下管道的“忍者神龟”,可定睛细看,是一群拿着铲子铲雪的环卫工人,随后轰隆隆的铲雪车也齐上阵,交警、城管来帮忙……不一会儿的功夫马路上的雪被铲光,一条条通畅干净的公路交织在白茫茫的雪夜里。路畅通了,车便也慢慢地多了起来。雪越下越大,笔者顺利回了家。

  其实一个城市的文明重点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和齐全的城市功能,以及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因此而产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从下雪保畅这件小事上,笔者不难看出西宁市为了缓堵保畅,形成了一定的服务保障体系,这也是“畅通西宁”建设的重要环节。

  西宁市由于特殊的双十字河谷地形,加之中心城区商贸和人口集聚密度过大、汽车保有量逐年快速增长、城市道路路网密度过低、支路网供给不足、公交线网密度过高、公交场站配比不足、静态交通设施缺乏、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薄弱等因素,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畅通西宁”工程在此时应用而生,正是应了市民的需求,百姓的期盼。

  目前,畅通西宁已累计完成投资303.6亿元,城市道路已初步构建“内畅、外连、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新增道路里程5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2015年底的7.23平方米增至9.5平方米,主城区道路拥堵平均指数由2016年的3.67下降为2017年的2.61。

  堵不堵,得有老百姓说了算。有人说,”雨雪是检验城市下水道和交通的唯一标准,下水道通不通,就让老天下场大雨吧!交通堵不堵,就让老天降一场暴雪吧!”而笔者以为,要是这条标准成立,那么西宁的道路已在昨晚通过了验收。

  有句话这样说:“幸福没有终点”,笔者则想说:“党和政府在为百姓谋幸福的路永远没有终点。”

  “道路畅,心情畅。交通通,民心通”。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畅通西宁”工程。除此之外,在交通方面,将全面建成格敦铁路、祁连机场,基本建成格库铁路省内段,建成扎麻隆至倒淌河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大通至武威、乐都至化隆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尖扎至共和、扁都口至门源高速公路及其他国省干线公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等。

  这些关乎老百姓出行的道路建设工程,必将会给青海的百姓带去更多的实惠。 2018年,青海人民不仅不堵,而且会一路畅通,奔向美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