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成就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第一书记感言】
什么是成就感?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理解也千差万别。
对我来说,驻村的一年时间来,村里的道路变宽了,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居家养老中心即将建成……看着乡亲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终于在2018年底不落一人地脱贫,全村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湟中县群加藏族乡来路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可啟
【我的得意之作】
驱车1个半小时,穿过拉脊山隧道,再走24公里蜿蜒的山路,终于抵达距西宁市区95公里的湟中县群加藏族乡来路村。群加藏语意为“凤凰落过的地方”,地处湟中县东南部拉脊山南麓,东临田家寨镇,南接化隆县,西连贵德县,北与上新庄镇接壤。
来路村,地处脑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贫困程度较深。在全村123户、380名村民看来,致富奔小康是一个实现不了的梦。
2018年4月,史可啟来了。来之前,他是湟中县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来之后,他走遍来路村的家家户户,踏遍来路村的沟沟壑壑,历遍来路村的大事小情,扎根在大山深处,成为湟中县人民法院派驻群加藏族乡来路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能为村民带来什么?如何改变这里的贫困现状?是史可啟每天想得最多的事。
2个月时间成为村里一员
作为一名“外来客”,尽快摸清村里的情况,是史可啟的首要任务。
走访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讲解扶贫政策……史可啟周末和节假日长期驻村,走访了所有的农户,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了如指掌。谁家有病人,谁家有学生,谁家有困难……史可啟很快便对这个村子的情况了如指掌。村里的经济建设如何展开?留守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的关怀如何做到位?怎么帮扶贫困家庭?史可啟在心里一一盘算。
熟悉环境、融入工作、谋划扶贫……不到2个月的时间,“第一书记”史可啟不仅快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而且很快成为来路村大家庭的一员。
为脑山贫困村接水拓路
初到来路村,通往村子的唯一一条仅允许一辆小汽车通过的村道给史可啟留下了深刻印象,“要想富先修路”。史可啟立即联系湟中县交通局,协调投资221万,对这条路进行了硬化拓宽,从原有的3米拓宽至4.5米。“交通不便,是我们村子长期难脱贫的一大因素,史书记一来,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带领我们迈出了致富第一步。”采访中村民秦顺城对记者说。
受条件限制,村里接不进自来水,村民必须要去村口的井里打水。“用不上自来水在现在大多数城里人听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对这些身处脑山的村民来说太正常不过了,我当时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村民的用水问题解决了。”言出必行,史可啟立即联系湟中县水利局,经过多方协调,终于争取到了380万元的资金进行自来水提升扩建工程。
自来水接进来了,村民们个个乐开了花,纷纷为“第一书记”史可啟竖起了大拇指。
让留守儿童与老人有个家
站在村委会旁的居家养老中心施工现场,史可啟专注地指挥着村民调水泥、运砖块、砌墙群……“居家养老中心7月底就能建成使用了,里面设置了食堂、阅读室、娱乐室、休息室,不仅能解决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吃饭问题,还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史可啟得意地向记者介绍。
看着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后,这些老人、孩子无人照看,有些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史可啟协调湟中县民政局,投资40万,建了这栋居家养老中心。
让村民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来路村的村民思想单纯,想脱贫,却不知怎么做,我们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动员大会,讲解一些脱贫政策、发展思路、帮扶措施,并且每年开展3次技能培训,包括养殖、电焊、刺绣等,输血不如造血,让贫困户就业靠自己的骨头长肉才是帮扶的关键。”史可啟说。
48岁的秦顺城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4年前,每个月全家人的生活费不足千元,这几年政策越来越好,他除了种地、打零工、养牛,还做了生态管护员,每天生活很充实,一个月能挣4000元。
史可啟介绍,受黄河小气候的影响,群加藏族乡有天然的原始林区,1996年被省农林厅批准建设成为省级森林公园。目前,他正在积极地动员村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和树苗种植,并开始着手联系收购方。此外,他还打算在村里发展副食品加工业,打开有机绿色的牛肉干、奶制品等销路。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能给乡亲们办点实事,我心里很高兴。”史可啟说,看着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3860元提高至2018年底的9547元,全村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是他奋斗在扶贫一线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