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上之水”引入田野 ——5条新建水利灌溉工程将解决我省沿黄2.72万公顷旱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走在贵德、化隆、尖扎和循化的黄河沿岸,两岸群山突兀,田野干涸。湿润的气候并未给当地造就万顷良田,两岸农民只能“守着哗哗流淌的黄河水,只能靠天吃饭。”
修提灌站,引水上山。从上世纪开始,世居在黄河沿线的群众想尽办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我们村里的土地离黄河较远,沿途修建了三个泵站,才能将水抽到地里。种点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一亩地年平均收入也就是几百元,但抽水所需的电费就要80元。”尖扎县坎布拉镇尕布村主任薛金才望着田地如同守着一块“鸡肋”。
如何彻底解决沿黄地带耕地的灌溉问题,让两岸的农民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让干涸的土地变为良田,依靠湿润的气候打造我省东部沿黄地带富饶的“鱼米之乡”,我省水利部门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
从2011年6月,我省依托已建的李家峡、公伯峡启动了亚行贷款青海省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李家峡、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成为我省首个利用亚行贷款在黄河沿岸新建的省级重点水利灌溉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15.77亿元,将新建李家峡和公伯峡南北4条长105.53千米的主干渠,长76.48千米的89条支渠和长1251千米的2021条斗渠。工程涉及海东市化隆、循化两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黄河河谷地区,控制灌溉面积为1.39万公顷。
紧接着,2015年,我省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之一的贵德县拉西瓦灌溉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14.4亿元,将在拉西瓦水库大坝和李家峡水库之间的黄河南岸,建设一条39千米长的引水骨干渠及配套工程,改善并新增灌溉面积1.33万公顷。
遇沟架渡槽,遇山挖隧洞。至此,在我省东部巍峨连绵的群山间,5条人工建设的主干渠和千万条细支末渠的建设,在西至公拉西瓦水电站,东至偱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谷地如火如荼的展开。
9月初,记者走进位于尖扎县坎布拉镇尕布村的李家峡水库灌溉工程施工现场。山峦间渡槽高高架起、明暗渠更替前行,宛如一条时隐时现的巨龙沿着黄河南岸向东延伸。
李家峡南渠建设管理局局长周志龙介绍,李家峡水库灌溉工程由李家峡南、北干渠、支渠和田间配套工程组成,项目涉及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尖扎县的4镇1乡64个行政村。工程总长45.985公里,其中隧洞17座、长21.1千米,明渠18.47千米,渡槽47座。目前,北干渠完成工程的70%,南干渠完成90%,明年有望全线通水。
尕布村主任薛金才给记者分析,南干渠建成后渠道将修到田间地头,全村共有70多公顷耕地和山坡林地都能浇上水,而且随需随浇,省去电费和缺水造成的减产,每亩地就能增收350元。另外,尖扎气候好,有水就能种两季,收完粮食后还可种蔬菜,这样土地的利用率将翻倍,全村的收入还会倍增。
李家峡、公伯峡水库四条灌溉工程,将通过参与式灌溉管理、灌溉农业支持和机构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投入,将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条件,降低灌溉成本。把原有低水平农田和荒滩荒坡改造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能灌能排、土层深厚和肥力增加的高产稳产良田。
同样,在贵德县开工的拉西瓦灌溉工程,总长39千米的干渠上建设明(暗)渠12千米,隧洞15座、占干渠总长的一半以上,渡槽25座、长8.3千米,倒虹吸3座、长1.34千米,其他渠系建筑有169座,将于2017年实现阶段性通水,2018年年底全部完工通水。
在贵德县的施工现场,一条直径达2.4米的倒虹吸管道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近600米长的粗大管道穿过公路河流,如梯形般座落在两山之间,将半山腰贯通的两个隧道连接起来,电焊工站在管道内正对接焊连。
“这是青海境内最大的管径,每秒输水11.6立方米。”拉西瓦灌溉工程监管局副局长张庆告诉记者,整个管道使用了滑动式橡胶支座,管道间还采用软性连接,可有效解决热涨冷缩导致的管道变形,是国内最先进的建设技术。
该工程完工后,水可直达田间,灌区用水将实现自流,替代以前黄河沿岸的8座提灌站,改善0.8万公顷的耕地、果林、防护林的灌溉。同时新增灌溉面积0.56万公顷,包括撂荒地复垦、新增地和旱变水地,届时贵德县的5乡镇87个行政村80358人口和80%的耕地从中受益。(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