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气象人的绿色“关照”
青海新闻网讯 1月10日,走进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茫茫雪原,那浑然天成静谧中流淌的绿色草原被茫茫大雪覆盖着,唯有哇日曲河像一条黑色的飘带从草原深处蜿蜒流长.....放眼北望,可见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级牧业气象试验站之一——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野外试验研究基地就设在这里.如今,这个试验站有了另一个身份——祁连山生态气象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据海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副局长张成祥介绍,目前开展的生态气象监测主要有青海湖北岸6种主要优势牧草的生长发育状况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20余项,还有草地近底层气象要素变化、青海湖北岸沙丘移动监测等。
一
据《人民日报》报道,迄今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有8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形成了风云一号、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是世界上3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组织)之一。“中国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在这当中青海气象人又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湿地面积达800多万公顷,被誉为“中华水塔”。多年来,青海气象人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估、生态气候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实施、高寒生态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研发、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和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7年12月,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青海省气象局乘势而为,编制完成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方案。2018年6月6日,省政府批转了这一《方案》,同年8月1日,省政府印发《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省气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草原局等十二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气象工作机制。2018年12月7日,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联席会议在西宁召开,这是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的首次会议,记者从会议获悉,经过一年建设,一个生态气象中心、三大生态气象业务平台、六大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的“136”生态气象服务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气象业务运行稳步推进,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共享机制逐步建立,气象服务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通过一年的建设,到2018年11月,青海省气象局组建了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并同步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气象部门组建了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气象分中心。
二
1月11日,记者走进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只见架设在墙面上的几台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着“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多颗卫星的运行轨迹,各种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一应俱全,为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遥感服务产品名目繁多、科学翔实。
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频现,柴达木盆地大小湖泊面积持续扩大,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17年增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草地生态逐年向好等气象资料,都是从这里发出。
“做好牧区积雪监测,发布决策产品。”在2019年1月份重点工作安排栏里写着这样的内容。一旁忙碌的遥感专家陈国茜告诉记者,近期青南牧区有积雪,他们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在加强积雪监测,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近年来,青海气象部门完成对EOS/MO⁃DIS系统的改造升级,具备多频段、多颗卫星、多种数据的接收能力。该中心拥有专业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正版软件,具有多源卫星数据处理技术能力,安装了大型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遥感监测、评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三
青藏高原的观测数据对我国监测预报天气、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高原恶劣的气候、险峻的地势、不便的交通条件等,在青海高原建设和维护气象观测站困难重重。我省高海拔地区乡镇以下国家级气象站10个,占全省台站总数的19.2%。艰苦台站数量多,台站业务人员生活艰苦,台站气象观测网络业务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全省综合观测与网络业务现代化发展。
2016年起,省气象局综合考虑全省高海拔地区乡以下国家级台站艰苦程度、台站周边社会基础环境、观测业务项目、气象服务需求以及台站观测自动化现状,选择清水河、五道梁、托勒三个国家基本站开展无人值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高海拔艰苦气象台站无人值守,省气象局副局长李凤霞介绍说:“这些年来,我们精心建设和维护每个观测站,使各个站点正常运行,数据安全传输,气象服务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持续提升,生态气象监测预警和评估作用更加显著。”
四
为使提供的生态气象保障服务产品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掌握更多的第一手生态监测资料,近几年,青海省气象局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立了以卫星遥感为主、地面监测为辅的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网,建成各类生态气象监测站156个,建成了“一基地、两站、三场和一中心”的青海高寒生态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基地,实现了对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全方位、多层次、长序列的生态环境监测。
位于三江源核心区隆宝湿地的高寒湿地生态气象实验站里,各类高性能气象、生态要素监测仪器齐全,24小时不间断将监测资料上传至省气象局,在分析生态环境状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使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气象部门动态发布重点生态功能区气候影响评估和服务产品。先后发布了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和东部城市群五大生态功能区气候评估报告和生态环境监测报告。围绕国家公园建设,先后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
连续多年发布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气象灾害公报、大气本底监测评估报告等,发布三江源冻土变化、格拉丹东和阿尼玛卿冰川变化等专题服务产品。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完成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被省政府授予2018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目前,气象部门制作发布的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和决策咨询报告涵盖我省两个国家公园、五大生态功能区,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方方面面。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相互衔接、上下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面向各级政府领导、应急联动部门、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媒体的全覆盖,与多部门联合在全省建立305个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达到7678人,覆盖100%的行政村;“直通式”精准化服务覆盖全省所有纯牧业村,近12万人受益。
五
青海地处中华水塔,但是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而人工增雨作业,无疑是目前比较成熟、也最有效的“向天索水”技术途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气象部门在三江源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三江源地区布设的火箭、燃烧炉地面作业点已调整至101个,飞机作业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三江源区域。每年有2到3架人工增雨飞机在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草原林区开展常态化、规模化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通过实施作业,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湖泊湿地面积扩大,植被覆盖度增加,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平均每年增加降水量52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增加6.9亿立方米,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瓦里关站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GAW)的31个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之一,是目前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型全球本底站。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数据代表混合均匀的全球大气本底状况,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地位。在青藏高原建立世界第一个内陆型的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是中国对世界环境保护做出的重要贡献。该站自1994年挂牌投入运行至今,该站经严格质量控制和国际比对的大气CO2和CH4的观测数据已进入全球同化数据库,同时开展的温室气体、臭氧、气溶胶等项目观测,为研究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也为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2017年科技部在海南州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挂牌成立青海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为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青海气象人提供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作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