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让我成了“万元户”
青海新闻网讯 “我们沈家村精准扶贫工作本周进展是贫困户樊延业的140多只公鸡全部出栏销售完了,现在开始卖母鸡,小鸡仔也跟紧培育中,这回收入1.4万元……”在平安镇召开的精准扶贫例会上,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第一书记”杨卫丰汇报着近期扶贫工作进展。
为进一步补齐非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力量薄弱的短板,平安区从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深入64个非贫困村,实现扶贫力量全覆盖。去年10月,平安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杨卫丰根据组织安排,被委派到平安镇沈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一到村上就走村串户,访民情、问民意,并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向群众反复宣讲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让这个位于白沈沟沿线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贫困户樊延业说:“为了解决我们一家脱贫后的后续发展问题,杨书记来我家反复商讨,都要把我们家的门槛踩烂了……”
樊延业今年40岁出头,上有年老体衰的父亲,需要随时照顾,下有两个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他本人因为视力存在障碍,择业十分困难,平常在家养殖土鸡。由于交际范围有限,加上养殖未形成规模,只能小范围进行销售,家中主要靠妻子天天外出打临工补贴家用,生活十分拮据。
针对樊延业家的实际情况,杨卫丰一方面鼓励他本人树立生活信心,一方面应用“互联网+”模式,通过个人微信朋友圈人脉资源,帮助樊延业搞起了“微商”,没有中间商的掺和,零售收入也明显提高了。
近日,通过广阔的互联网资源,来自西宁的一家企业的老板专门驱车来到樊延业家买无公害的土鸡。“我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知道的,看到村里的‘第一书记’把贫困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我十分感动。”
手里拿到钱的樊延业高兴地说:“这一批鸡卖完了,收入就有1.4万元,杨书记让我成了‘万元户’。”为了养好鸡,杨卫丰专门请农牧局的技术员对樊延业进行了多次指导,还帮他选了优质的鸡仔。“为了销售鸡,杨书记给我找市场,而且回头客不断,政府给我们选派了一名好书记,我们全家也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樊延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