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成群众的“聚宝盆”——海东生态建设之路系列报道之四

20.04.2017  19:19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黄河、湟水“两河”谷地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苗木产业、林下经济,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和林地综合生产效益得到持续提高。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产业,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发展格局,使林下变成了群众的“聚宝盆”。

  80后的张岩是互助县东和乡人,毕业后立志回乡扎根,从一个大学生村官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梦想。他于2010年成立了海东彩虹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创业,历时6年,从最初550元起步发展至1000万,带领互助县200户规模养殖大户、贫困户、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发展特禽规模养殖、餐饮旅游服务、农村电商,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有养鸡技术,还要有与市场对接的经营方式。”谈到企业的发展时张岩说,身在农村,做在农业,眼睛要紧盯城市、盯着消费群体。去年,张岩把他的想法逐步付诸于实践中,陆续开通了官方网站、美团、微店、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入驻淘宝、京东、苏宁易购、青报商城、青翼购、大美青海馆等,2016年交易额达12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88户。与北京林创众合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通“重返森林APP”走林业一体化电商品牌道路。通过运营平台可以系统整合各类林业资源,将海东市林下养殖的土鸡、副产品、野生林果及食用菌类采摘、森林旅游等林业资源通过“重返森林”电商平台进行一体整合并实现信息网络化销售,促进信息网络流通手段向林下经济延伸。

  眼下,正是互助县脑山地区药材种植生产的农忙时节。4月10日,互助县林川乡昝扎村的田间地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自家田地里起垄、栽苗、培土,忙着种植当归。正在田里忙活的张吉青告诉记者,他从2012年开始试种当归,尝到甜头后,去年流转了12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张吉青又流转土地100亩,从甘肃省购进了价值10万元的当归种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张吉青说:“我打算秋后自己加工,自己销售,比给外地老板卖的经济收入可能要高出20万。”看到张吉青连续两年种植当归获得好效益,好多村民也增加了当归种植面积,张生梅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生梅告诉记者,她今年也试着种了几亩当归。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互助县林川乡种植玛卡、大黄、当归、党参、黄芪、川贝、管仲等10种药材共5000多亩,遍及全乡21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