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听听专家怎么说

11.08.2017  19:15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中国林业应该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7月中旬召开的“全球气候治理与林业责任”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此发表了看法和建议。
        树立全球观念 倡导星球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建成教授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要树立全球共同治理的观念。各国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区域与全球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大国,必须体现大国责任,树立大国风范,彰显大国形象。从区域讲,生态与气候问题或许不够突出,但应看到全球生态与气候问题的严峻。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其主要经济支柱是化石能源产业。政府为增加本国的GDP而补贴这些产业,其恶果是这些国家的环境非常糟糕。
他说,全球治理不仅要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更要不断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把生物能有效地和化学能结合起来,以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各国政府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树立全球观念,倡导星球经济,增加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投入。
        他特别强调,要扩大森林面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森林碳汇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6个重点领域和适应气候变化的4个重点领域。
      中国林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森林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林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以富国惠民为目标,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坚持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说,面对新的挑战,中国林业不仅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30%以上,而且要充分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既要保护好原始森林,也要对人工林进行合理利用。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呼应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林产品的合理流动,延长林产品的产业链。特别要提倡木材这种低碳产品对钢材、水泥等高碳产品的替代。这既能减少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又能增加产业链过程中的碳吸附,一举两得,利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改善。
        他认为,既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要实现富国惠民。要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与富国惠民有机地结合起来。气候问题看起来是个国际和国家问题,实质上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林业建设要从区域的大尺度上,做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做好资源相对富饶地区的生态修养与造血工程,强化独特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把气候治理和生态富民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对气候问题的解决会更快些、更实际些。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应入国家战略
        专家们认识到,由于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对《巴黎协定》的承诺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森林资源双增长、加强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等路径,全面落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国胜建议,要加快研究提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据了解,《巴黎协定》要求各国在2020年前提交国家中长期绿色低碳战略报告,提出实现2050年或本世纪下半叶国家低碳发展战略、路径和具体安排,包括本国长期减排目标、实现路径的具体安排,以及本国实施《巴黎协定》的方案。他建议,我国正在制定2050年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应该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提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要高度重视林业的作用,将林业作为履行《巴黎协定》的一种重要手段,做好顶层设计。
        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规划和行动方案。全面落实《林业“十三五”规划》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提出的林业增汇减排行动方案,确保林业2020年“双增”目标的如期实现,并为实现2030年目标奠定基础。
        在他看来,进一步加强林业碳汇监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要按照国际方法学,紧密结合我国林业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我国林业碳汇监测和报告技术规则和工作规则,为林业参与履约和加入国家碳交易体系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他建议,要加强《巴黎协定》后续林业议题的谈判。目前,《巴黎协定》后续规则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美国退出后,谈判力量有可能重新组合。我国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基础上,加强与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沟通,加强与国内相关部门的沟通和相关林业谈判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提出有利的规则建议,增加我国在林业议题谈判中的话语权,争取制定有利于我国林业发展的执行细则,为我国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王国胜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合作。我国应该抓住机遇,拓展双边、多边领域合作渠道,实施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拓展林业发展的外部空间。
        同时,他特别提出,要继续保持中美两国的林业合作。他说,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下,中美开展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尽管美国退出协定、大幅度削减气候变化领域经费,但中美双方应继续推进在森林健康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林业技术的交流。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中心主任武曙红教授说,要抓住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给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我国林业将面临的挑战还有:如何调整政策、制度和技术来适应国际规则?如何在提升森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功能的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国家生态安全目标?如何在全球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大潮中,为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主体抢占主动?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田阳博士认为,要实施生态绿色外交战略,打造绿色“一带一路”的气候治理和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新范式,掌握生态治理国际合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气候治理、生保护国际合作新范式,掌握生态治理国际合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气候治理、生态国际合作、生态外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常态下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生态外交新战略,从生态产品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参与全球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针对国际生态治理体系构建,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主动提出中国新主张、新倡议和新行动方案,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增强我国在国际生态治理规则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促进全球生态安全。
        创造气候治理所需的生态红利
        田阳博士说,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良好的生态条件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存之本。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基础之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提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等公共生态产品,让透支的生态休养生息,创造气候治理所需生态红利,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生态承载容量和生态资产保障,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的治本之策。
      他认为,应该以治理体系建设及制度创新为动力,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新战略。气候治理是国际治理体系的重要领域,生态治理同样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这一要务,将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制度创新,实施生态保护建设新战略,实现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环境污染末端治理向全过程生态治理转型。
        他说,要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建设政策管理的协同化问题。既明确主责部门的责任,更注重生态保护建设涉及部门的协调沟通、相互联动,避免生态管理的碎片化风险。要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森林碳汇增汇出发,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统筹“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兼顾木材安全和木材可持续利用问题,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木材战略储备人工林培育,做到两手发力、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倍增。
        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说,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问题。这么多的国家争议不断谈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全球治理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全球治理体系怎么构建,林业在这个治理体系中起什么样的基础性地位,现在远没有认识清楚。
        雷光春教授曾承担过中国典型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整体作用的评估研究,还参加了中国生物碳汇战略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他说,湿地的碳密度非常高。中国的湿地40%都是沼泽湿地,是碳最主要的储存地。林业在这个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起来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大的提升作用。但目前,对林业,特别是对湿地的关注和重视还远远不够。
        他认为,我们针对全球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我们的林业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在国际社会能产生多少正面影响,都需要认真总结。从国家的层面上,要把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纳入到“一带一路”等国家全球战略中去。
        应加快培养林业国际化人才
        雷光春认为,我们培养的人才缺少国际视野。在许多国际谈判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太少,容易陷入被动。气候治理和自然保护是没有国界的。要突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局限性,加大、加速培养林业国际化的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张志强教授说,我们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层出不穷,但在国际上的声音总体上还是不够。要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之类的课程,培养大批能在国际舞台大显身手的人才。
        他认为,林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有些问题也没有研究清楚。要加大研究的力度。要从生态的治理,从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从精准经营,从综合的山水林田湖草或者流域的综合治理入手,强化森林城市的建设。要坚持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凝聚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企业等优势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气候治理和生态保护新型智库,加强气候治理核心议题的决策咨询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社会媒体应加强全球气候治理传播
        气候变化,谁都感同身受。地面煎蛋、温度计爆表、“火炉”城市不断洗牌、非洲游客在天安门广场中暑……今年暑期,高温天气话题刷屏网络,“”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气象台提供的消息说,今年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覆盖了中国的21个省份。
        遗憾的是,媒体和公众并没有因此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有更多的反应、深思和行动。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研究中心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媒体缺少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必要报道与应有的评论。百姓们除了忍耐和抱怨,没有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更多的行动。
        绿色传播研究中心对全国主流媒体和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搜索显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传播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对于气候变化的报道,基本停留在气象预报的层面,而缺少将全球气候治理与公众切身利益结合的贴近性传播。对于相应的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解读。这显然不利于动员全社会关注气候变化,从而采取必要的行动。
        研究人员指出,社会媒体应该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议题设置,采取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全球气候治理的深远意义,大力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绿色理念,积极引导公众关心气候变化、支持气候治理、参与低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