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果洛农牧业将做大做强“六大产业”
一是肉牛肉羊产业。以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为重点,提高个体生产性能,推行牦牛、藏羊繁育技术,不断提高能繁母畜比例,提高牲畜繁殖率、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和畜产品总量,加大有机牛羊肉生产,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到2020年,全州存栏牦牛84.98万头,出栏肉牛19.03万头,产牛肉1.97万吨,牛绒322.04吨,出栏肉羊26.12万只,产羊肉0.52万吨,羊毛496.48万吨。
二是乳产业。以牦牛为主推品种,以奶牛生态牧场建设、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牛奶收购点建设为重点,加大品种改良和性能测定,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到2020年,繁母牛存栏19.30万头,牛奶总产达到3.5万吨。三是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加工企业、扶持当地加工企业等途径,积极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区域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农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达到18家,包括肉牛、藏羊屠宰、肉食品精深加工,牛羊毛、牛羊皮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销售率达到50%以上,提高牧副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强活畜、肉类食品、皮张、绒毛等农畜产品的流通交易量,到2020年,农畜产品流通交易量有大幅提高。以企业为主体,以降低农畜产品流通成本为目标,加快建设县乡两级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标准化市场,适度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农畜产品流通与销售。完成县乡标准化市场、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任务,鼓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媒体销售特色农畜产品,逐步提高农畜产品网络销售比重。四是饲草产业。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和“国家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弃耕地、圈窝子、退化草地补播等建设工程,加大人工草地建设力度,扩大饲草料种植规模,增加饲草贮备和供应能力;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牧草种子扩繁基地;各县根据冬春防灾抗灾饲草料需求规模,因地制宜,建设饲草和多年生牧草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州人工草地总面积达到79.5万亩,当年生饲草基地95万亩,圈窝种草29000块,14.5万亩,饲草(鲜草)产量达到98.55万吨;新建牧草良种繁殖基地6处,新建,饲草料加工基地7处,配送中心6个,饲草料加工和配送能力有明显提升。五是蔬菜产业。按照省上新一轮“菜蓝子”工程建设的要求,适度发展蔬菜种植业,主要发展温棚蔬菜种植,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的供给能力。到2020年,全州蔬菜总产量1600吨,蔬菜自给率达到12.6%左右。六是中藏药材产业。立足高原特色,结合农牧业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围绕中藏药材采集、初级加工和销售,因地制宜发展以虫草、大黄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中藏药材业。到2020年,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虫草年采集量达到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