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强化基础设施 推进民生事业
随着河源新村和玛查理新村两个高原“美丽乡村”的建成,玛多县生态移民和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近年来,玛多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心,不断增大县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的资金比重。2014年将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事业。经过几年努力,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走访,群众最认可的就是县委、县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希望县委、县政府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的期盼和呼声,把加快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实施力度。
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是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规划启动、“十二五”藏区规划项目、省2011-2020年水利扶贫规划项目、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果洛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省内结对帮扶果洛州工作任务意见,以及上海市和国家电网公司结对帮扶等更多重大机遇的叠加期,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和相关资金投向,立足我县实际,从惠及群众出发,多层级、多领域加快玛多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一批惠及全县群众的基础设施,在提高全县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县域经济总量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玛多县通过不断壮大县级经济实力,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玛多立足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特色旅游业、文化产业、培育专业合作社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多方面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让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发挥在服务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建设方面的作用,形成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良好发展模式。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向寺院倾斜。在编制全县基础设施规划时,统筹考虑各村、各寺院的实际情况,在向基层倾斜的同时,注重探索整体解决问题的思路,把解决全县基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某一方面作为一个大项目进行立项,制定长期规划,集中力量,整合各类资源、资金,一项一项解决。一年解决一个大项目,争取3到5年使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获得明显提升,并惠及更多群众。
充分利用各类政策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政策机遇,抓好、用活政策机遇,最大限度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省内结对帮扶果洛州工作任务意见及果洛州“十二五”后三年(2013-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表的通知》、《关于做好新一轮省党政军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后,全县确定了9个结对帮扶单位和3个定点扶贫单位。同时,全省范围内“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景区及道路两侧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对于玛多县来说都是可以利用的政策机遇。在衔接、汇报、立项时要集中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培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理念,汇聚点滴,或在已建成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多争取、多衔接,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深化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环境建设、移风易俗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的文明素质,通过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美丽乡村”、“美丽城镇”以及重点景区、交通道路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有效改善居住环境的周边卫生状况,提升全县整体发展水平,塑造良好的高原现代城镇形象、城镇名片。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变被动输血的发展状况为主动造血的发展思路,通过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逐步解决群众等靠要思想,积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玛多县县长:周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