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人厚植“生命绿” ——坚持“三个最大”守护“中华水塔”系列报道之五
铁路两旁的绿化带一直向戈壁内延伸。刘法营摄
在青海高原的博大版图上,西部柴达木盆地,是连绵的黄沙、戈壁汇成的赤黄色调,曾经灼伤了几代柴达木人的心灵。这里,便是茫茫的八百里瀚海,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这里,虽然先天形成的自然生态很脆弱,但是柴达木人依然挺起双肩,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高原四月天,东部的河湟谷地已是满目芳菲,环湖地带已现浅绿,而大漠上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迎接姗姗来迟的春天,在黄坡沙丘植下一片片草,宣示绿色信念、绿色向往。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绿色渐进浸润柴达木,改变着这块亘古之地的自然生态。这是海西人铭记嘱托、不负使命凝聚起的信念和力量。
“三个最大”,成就柴达木生态新篇章
跟随柴达木防沙治沙公司员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治沙基地田埂上,一排排在田间地头栽植的林木,为农田和枸杞林构成了一道道挡风墙。虽然眼下林木尚在发芽,到了夏秋时节就是满目葱郁。
公司负责人说,现在看到的一块块良田,往前推上若干年,这里都是遇上风就能把黄沙卷到半天高的沙漠地带。冬春季节,狂风“扯着嗓门儿吼上一夜”,第二天睁开眼睛看时,周围的村庄都被前夜风沙吹得灰尘罩眼。靠着多年不歇劲的种草植树防风固沙,海西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也给当地百姓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眼前的基层治沙人员虽然不会将自己的植草种树,同宏观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讲出太多道理,而事实上,通过他们源自基层一线为改善柴达木生态环境作出的每一份努力,无疑都在为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力量。
见微知著,没有生态良好的柴达木,就没有生态良好的青海。正是因为海西州不断加快青海高原西部生态屏障建设步伐,从而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提供了强力支撑。而铸就这一支撑实为不易。
众所周知,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属全国沙漠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全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重的地区。有数据显示,海西州沙漠化土地总面积0.095亿公顷,其中流沙地133.6万公顷,半固定沙地102.2万公顷,风蚀残丘169万公顷,潜在沙漠化土地60.7万公顷。
面对自然生成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考验,面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考题”,海西州以一场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硬仗”,彰显出改变自然的笃行和勇毅。
一抹抹描绘在瀚海上的绿色浮出希望和生机。海西州将巨资“砸”在林业建设上,完成营造林任务不断攀升,湿地保护日益扩大,中幼林抚育、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日趋上扬。森林覆盖率由此前的3.5%上升至4.1%。柴达木梭梭林、可鲁克湖——托素湖、诺木洪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携手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聚力赋能、向外辐射,将45万公顷的土地揽于“怀抱”之中精心保护。乌图美仁等3个重点封禁保护区,将88.2万公顷的区域划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历经多年休养生息,孕育出彰显生态活力的“柴达木风景”。
绿染荒漠戈壁,托起别样的家国情怀
柴达木人在戈壁荒滩上艰辛种下的每一株草、栽下的每一棵树,都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矢志不移扛起生态保护整治责任的外化象征。汗水浇灌的一草一木,在衍生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同时,也托举起“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责任”的思想高度、家国情怀。
“在南方的一些省份,随意栽下一棵树苗,无须过多照看就能长得有模有样,而在柴达木要种活一棵树,却比养活一个娃还要费劲。”海西的林业人常挂在嘴边的这番话,形象地说出海西州在国土绿化的跋涉之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要付出常理难以估量的艰辛。
使命和责任鞭策和推动海西州立足当地绿色发展,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统筹布局中,融入青海乃至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棋盘”,以开阔的理念和视野,形成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海西州乌兰县县城东南方向十几公里的泉水湾,听上去一个水灵灵的地名,却曾是一片极度缺水、飞鸟无枝可依的沙海。山脚下的一溜板房是泉水湾林业管护站,守护着这里自下而上9000多公顷眼下业已林草茂盛的土地。
这里的管护站负责人说,从前一场大风之后,管护站几乎被埋进沙窝里,不远处的县城和都兰湖保护区也受到沙漠侵蚀的威胁。十年之功,通过实施防风固沙生态工程,9000公顷的沙海变成绿洲。整齐划一的草方格让流沙停滞了脚步,方格里长出了沙生植物,形成了挡风固沙的林草隔离带,挡住了流动沙丘的去路,仅凭此项生态创新技术,乌兰县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同样依靠这种坚忍不拔和对生命绿色的孜孜以求,乌兰县造林绿化面积逐年攀升,县域森林覆盖率快速递增。向省内外传递出“绿色乌兰”的靓丽名片,在“生态青海”“美丽中国”的奏鸣中,其中便有不可或缺的“柴达木之声”“海西贡献”。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海西州把“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融会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当中,推进荒漠化土地治理、盐碱化土壤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持续实施大气、水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以此向“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迈进。
绿色音符,谱写出柴达木激昂的旋律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柴达木越走越宽广,生态保护优先的实践,在大漠戈壁演绎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加速度。端好端稳了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生态保护释放出的“红利”使海西的脱贫成果更加巩固、更可持续,并带动乡村振兴搭上了绿色“顺风车”。
多年植树造林、封沙育林,使柴达木绿意渐浓,并在保护中实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让这里的各族群众在生态保护中收获满满的绿色“红利”。
始于防风固沙的枸杞种植,成就柴达木枸杞产业,使国土绿化的功用不仅体现在生态建设中,而且从国土绿化中“嫁接”出枸杞种植、深加工等绿色产业链,枸杞全产业链产值已达百亿元以上;藜麦种植催生了藜麦育种、种植、加工、产品延伸、秸秆利用等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种植户增加收入的又一“钱途”;种苗基地建设让绿色产值效益更加凸显,海西州建起的60多公顷各类苗木繁育基地年产苗木500余万株,形成了1000多万元产值;肉苁蓉种植取得突破,面积达493.33公顷,成为撑起林业产业不断壮大的又一有力“臂膀”。
绿水青山变身为巩固脱贫成果的“背山”。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城北村村民汪维岳,因身患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外出打工又没有手艺,家庭生活一度陷于困境,村委会推荐他当了护林员。“自从当了护林员,我平均每月能挣得2200元的收入,有了这笔护林员的稳定收入,也就有了一家人的稳定生活。”汪维岳很知足,护林工作也干得尽心尽力。全州招聘的上千名生态护林员,既为森林资源提供了管护保障,又让脱贫群众享受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普惠福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海西州围绕推动生态文明,在“十四五”期间走向纵深,以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为抓手,规划出前行路线图。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努力取得新成就,以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香日德河等为重点,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保障绿洲用水安全;实施湿地禁牧封育工程,恢复湿地水源涵养功能;林草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力争再上新台阶;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国家重点公益林等专项重点修复工程,稳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恢复草地生态调节功能……
生逢盛世,从历史的甬道中走来的柴达木人,正偕绿水青山,迎来青春的年轮。(刘法营)
记者感言
扛起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重大责任
多年前,与一位从内地初来海西的记者同行,在穿越柴达木盆地半个多月行程后,对这块苍茫之地形成这样的意象:仿佛一块无边无际的“黄毡”,在延绵中铺向天的尽头。这既形象地勾画出柴达木盆地的辽阔和苍凉,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脆弱,自身肩负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千钧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寄予重托、满怀期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为海西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加强柴达木生态屏障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数年在柴达木盆地穿行采访,深切体味到这里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之重。州域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土地,占全省的41.7%,主体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既有“聚宝盆”的美誉,又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国沙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全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生态保护任务最重的地区。大而言之,柴达木盆地也是“三江源”的一部分,具有西部生态屏障的独特位置,对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负有重大使命,在立足“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中,海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海西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发源地并滋养了黑河、大通河、布哈河,补给青海湖70%的水量,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这决定了海西必须把“生态立州”作为前提基础,才能筑起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染柴达木,始于勇毅。在绿色的步步延伸中,柴达木人汗浸沙丘,力推柴达木梭梭林、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湖——托素湖、金子海、阿拉克湖等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和优化完善,构建起具有柴达木特色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努力建成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绿水青山,塑于笃行。统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柴达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等工程,全力改善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全面提升山体、河湖、湿地、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和挖掘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独特价值。如今,柴达木人正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乐章,为守护“中华水塔”殚精竭虑。(刘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