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环境保护上没有“戈壁滩”
青海新闻网讯 每年立春过后,柴达木盆地进入长达4个月的风季。
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有10万多平方公里的油气勘探开发面积,其中80%以上的生产作业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里,施工作业环境保护的“死角”比较多。
大风过后,英东油田生产区沟沟坎坎里都会“聚集”许多白色垃圾,采油五厂共青团组织牵头,成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每月一次“爬山涉沟”,为作业区生产现场“护肤”。
“受低油价的影响,青海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油田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却一分没减。”井下作业公司经理盛国青说:“为了杜绝油泥水污染作业场地,每一个机组在作业前都要给作业场地铺上一层地膜。为此,公司每年要增加环保成本100多万元。”
大风山、尖顶山是青海油田劳务承包采油的最大区块。过去形容这里的环境是“远看黑乎乎、近看油乎乎”一点都不夸张。2015年,采油四厂对承包区块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源头、污染物、污染面积进行了详细摸排,制定治理措施,成立了专门机构常驻大风山、尖顶山,与承包商一道,逐一对污染点进行治理,回收落地油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恢复作业现场“本来面目”。
“现在,承包商在5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原油生产承包区域里,没有环评报告、技术手段、处理措施绝不允许开工作业,一旦发现污染,不仅仅追究污染责任,严重的要清除队伍,接受法律法规处罚。”采油四厂安全总监刘凤和说:“承包作业区已经持续半年多没有形成新的污染,今年将彻底‘旧貌换新颜’。”
井下作业公司40多支作业队伍常年在戈壁滩里生产,无论作业现场有多偏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落实从不懈怠。SO4818-3-1机组在远离基地几百公里外的无人区作业,他们每天将油污、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起来,分类进罐储存,定期拉运到基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队长刘海涛说:“环境保护没有‘戈壁滩’。”
油田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钟声介绍,2016年青海油田将从严追究环境污染第一责任人,花力气推进重点污染减排治理工程的实施,研发和引进钻井、井下作业废液不落地技术,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