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柴达木的应战——再看“聚宝盆”
在25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凭借优势资源开发和各方政策支持,柴达木的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609.7亿元,较2008年增长104.8%,年均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7亿元,较2008年增长93.8%,年均增长14.1%。可以说,试验区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为迎战这一轮结构调整积蓄了能量,打下了基础。
积累与可能
回望过去,自2008年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以来,试验区在规划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研究、科学技术攻关、扩大招商引资、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规划实施四年来,试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7.9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66亿元,年均增长42.1%。试验区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规模开发及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科技平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先后攻克一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盐湖综合开发技术,试验区盐湖化工产业体系的科技结构正朝着多产业融合链接核心技术方向挺进,盐湖化工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废弃物排放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此外,试验区公路网架全面黑色化,部分区段实现高速化;青新、青藏750电网实现南北两线全覆盖;青藏铁路打破高原腹地的交通桎梏,敦格铁路、格库铁路陆续开建,规划建设的格尔木至成都铁路将进一步突破青藏线受陇海线制约的现状,将柴达木的大宗工业产品源源不断送向西南这个重要的区域市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使得试验区在今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中有了更多可能。
借助丰富的电力资源,多元的电力结构,干旱冷凉的气候条件和大量开阔土地,让柴达木试验区可以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后端,建设灾备数据中心,培育信息产业,并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同时,借助格尔木这一我国西部交通的战略枢纽和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通过在物流、后勤和信息化保障方面开展合作,海西将积极参与到新一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谋求发展机遇。
注重顶层设计,我国第一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发展“飞地经济”,藏青工业园建设快速推进,48家企业已入驻;培育新兴产业,柴达木盆地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并网光伏发电基地……按照“4+3+1”产业发展格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将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四大基础原材料产业,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大数据、大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数据及生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布局结构,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挑战让我们发现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想改变,首先要发现未知的自己,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一样。面对挑战和困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已经成为共识,关键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如何调整。此次深入海西八个地区中六个地区全景式的采访,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全方位审视长久以来形成的资源观,重新开放性认识柴达木盆地这个“聚宝盆”。
是的,“山山皆矿,处处有宝”的柴达木盆地几乎拥有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矿藏。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柴达木盆地还拥有着高原珍奇的动植物资源。基于这一认识,试验区在德令哈成立绿色产业园,打造枸杞和柴达木福牛两个百亿元产业,发展以光伏、光热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31.46万亩的枸杞种植面积,枸杞深加工企业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精深加工,枸杞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急待突破养殖规模,进而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柴达木福牛产业;拥有全国首家商业化运营光热电站,创造出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的新能源产业……透过这一系列产业的雏形和明晰的发展思路,我们感受到了柴达木应对挑战的底气和自信,看到了柴达木以开放的视野谋划未来的现实景象。
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叠加将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新形势,今年5月,我省及时召开柴达木循环经济工作座谈会,拿出六大类31条具体政策措施支持海西经济发展和试验区建设。
依托资源却超越资源,从被动保护环境到环境空间成为柴达木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源。面对挑战,柴达木正在以更开放的视野、更主动的作为,更创新的举措,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走向崭新的未来。(“走基层看发展”海西采访组 执笔: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