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的精神力量——写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
在祖国的西部版图上,有一方神奇的土地。既苍茫又美丽,既原始又富饶,这就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主体是柴达木盆地,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临青海省海北、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建州60年来,海西引来了无数热血沸腾的开发者、建设者,他们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智慧谱写着开发的历史,用双手描绘着发展的奇迹。
六十年过去了。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石油基地油龙横卧,钾肥基地碧波荡漾,草原牧歌悠扬,枸杞红遍山川,青藏公路、铁路如玉带飘扬,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划出高原彩虹……
自信的海西展示着发展的力量!
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60年前,遥远的驼铃划破远古的沉寂,柴达木盆地迎来了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海西奏响了开发的序曲。
海拔三千米。缺氧,干旱,风沙,严寒。夏季还有成群结队的蚊子。76岁的山东知青马传海回忆,1965年他初到海西,曾一巴掌拍死了62只蚊子。柴达木的建设者经受着血与火的磨炼,还有生与死的考验——位于柴达木北缘的“南八仙”,8名年轻的地质队员将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也留下这个英雄的名字让后人敬仰。
信念,赋予了柴达木建设者不懈奋斗的巨大力量!
这种力量植根大地让建设者奋力前行,这种力量承载希望让建设者铸就辉煌,这种力量让建设者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热血沸腾的斗志,这种力量让建设者有战胜千难万险的能力、创新发展的智慧。
从那时起,柴达木的建设者把自己当成昆仑山上的一棵小草,戈壁沙漠里的一滴水珠。他们笑对风沙,发出“一卷行李一口锅,高举红旗战沙漠,渴了吃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的战斗宣言。
他们手持一把小锤和罗盘,凿出了中国的第四大油田;搭起一顶马脊梁帐篷,改写了中国没有钾肥的历史;插下一把铁锹,诞生了一座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靠着一股人拉肩扛的干劲,在世界屋脊通上了天路;支起一口炼硼砂铁锅,扛起了新中国屈辱的还债重担……
有无畏的开拓,就有成功的喜悦;有辛劳的付出,就有莫大的收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老一代建设者们奔赴柴达木,扎根柴达木,奉献柴达木,顶着瀚海的风沙、伴着大漠的晨昏,唤醒了沉睡千万年的高山冰峰、戈壁荒滩,在昔日“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凄凉面目上,描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60年一甲子,柴达木盆地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1955年11月24日,柴达木第一口探井在油泉子构造开钻,到12月12日就喜获工业油流,向全国人民报捷。如今,青海油田已成为青海、西藏两省区重要的供油基地。
1957年,由21人组成的采铅队挺进锡铁山,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情况下,用“拣矿”的原始水平,一月生产矿石80多吨。到现在,锡铁山成为重要的铅锌矿开采加工基地。
1958年7月15日, 15名工人和4名干部在察尔汗盐湖支起了一顶“马脊梁”帐篷,迈出了我国钾肥生产的第一步。到如今,察尔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1959年,一支由17人组成的小分队携带铁锹、十字镐和筛子等再简单不过的工具来到茫崖开始采矿,当年就生产出第一批石棉,为建立我国最大的石棉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
漠风拂面,丰碑矗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百万吨精盐项目建成投产,百万吨钾肥项目建成投产,百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青藏铁路通车,光伏基地建成,格敦铁路开工,藏青工业园开工建设,新关角隧道建成……一个个伟大的时刻记录在柴达木的发展史册。
数字印证着变迁:到2013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9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183元。
60年的变迁,最直观的还是人居环境的改善。如今,漫步于海西州的八个县市城区,只见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绿茵遍布,天蓝水碧,空气清新。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群中,风景优美的小区里,市民幸福的笑容中,处处体现着高原绿洲的宜居之美、和谐之美。
最大的变化是民生。每年年初,州委、州政府都会公布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涉及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每一桩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从2010年起,海西州免除普通高中学生的学费、课本费和杂费,率先实现城乡统一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从2008年起,海西州将保障性住房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危房改造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还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社保卡、医保卡等等,都像一颗颗饱满的发展果实,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