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的精神力量——写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
青海新闻网讯 在祖国的西部版图上,有一方神奇的土地。既苍茫又美丽,既原始又富饶,这就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主体是柴达木盆地,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临青海省海北、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建州60年来,海西引来了无数热血沸腾的开发者、建设者,他们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智慧谱写着开发的历史,用双手描绘着发展的奇迹。
六十年过去了。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石油基地油龙横卧,钾肥基地碧波荡漾,草原牧歌悠扬,枸杞红遍山川,青藏公路、铁路如玉带飘扬,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划出高原彩虹……
自信的海西展示着发展的力量!
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60年前,遥远的驼铃划破远古的沉寂,柴达木盆地迎来了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海西奏响了开发的序曲。
海拔三千米。缺氧,干旱,风沙,严寒。夏季还有成群结队的蚊子。76岁的山东知青马传海回忆,1965年他初到海西,曾一巴掌拍死了62只蚊子。柴达木的建设者经受着血与火的磨炼,还有生与死的考验——位于柴达木北缘的“南八仙”,8名年轻的地质队员将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也留下这个英雄的名字让后人敬仰。
信念,赋予了柴达木建设者不懈奋斗的巨大力量!
这种力量植根大地让建设者奋力前行,这种力量承载希望让建设者铸就辉煌,这种力量让建设者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热血沸腾的斗志,这种力量让建设者有战胜千难万险的能力、创新发展的智慧。
从那时起,柴达木的建设者把自己当成昆仑山上的一棵小草,戈壁沙漠里的一滴水珠。他们笑对风沙,发出“一卷行李一口锅,高举红旗战沙漠,渴了吃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的战斗宣言。
他们手持一把小锤和罗盘,凿出了中国的第四大油田;搭起一顶马脊梁帐篷,改写了中国没有钾肥的历史;插下一把铁锹,诞生了一座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靠着一股人拉肩扛的干劲,在世界屋脊通上了天路;支起一口炼硼砂铁锅,扛起了新中国屈辱的还债重担……
有无畏的开拓,就有成功的喜悦;有辛劳的付出,就有莫大的收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老一代建设者们奔赴柴达木,扎根柴达木,奉献柴达木,顶着瀚海的风沙、伴着大漠的晨昏,唤醒了沉睡千万年的高山冰峰、戈壁荒滩,在昔日“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凄凉面目上,描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60年一甲子,柴达木盆地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1955年11月24日,柴达木第一口探井在油泉子构造开钻,到12月12日就喜获工业油流,向全国人民报捷。如今,青海油田已成为青海、西藏两省区重要的供油基地。
1957年,由21人组成的采铅队挺进锡铁山,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情况下,用“拣矿”的原始水平,一月生产矿石80多吨。到现在,锡铁山成为重要的铅锌矿开采加工基地。
1958年7月15日, 15名工人和4名干部在察尔汗盐湖支起了一顶“马脊梁”帐篷,迈出了我国钾肥生产的第一步。到如今,察尔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1959年,一支由17人组成的小分队携带铁锹、十字镐和筛子等再简单不过的工具来到茫崖开始采矿,当年就生产出第一批石棉,为建立我国最大的石棉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
漠风拂面,丰碑矗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百万吨精盐项目建成投产,百万吨钾肥项目建成投产,百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青藏铁路通车,光伏基地建成,格敦铁路开工,藏青工业园开工建设,新关角隧道建成……一个个伟大的时刻记录在柴达木的发展史册。
数字印证着变迁:到2013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9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183元。
60年的变迁,最直观的还是人居环境的改善。如今,漫步于海西州的八个县市城区,只见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绿茵遍布,天蓝水碧,空气清新。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群中,风景优美的小区里,市民幸福的笑容中,处处体现着高原绿洲的宜居之美、和谐之美。
最大的变化是民生。每年年初,州委、州政府都会公布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涉及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每一桩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从2010年起,海西州免除普通高中学生的学费、课本费和杂费,率先实现城乡统一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从2008年起,海西州将保障性住房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危房改造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还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社保卡、医保卡等等,都像一颗颗饱满的发展果实,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种奉献高山仰止
有人说,只要走进柴达木,你就是英雄。有人说,在柴达木,就意味着奉献。
6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柴达木建设者,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海西发展的奇迹。每一个来到柴达木的人,都在用自己的付出为柴达木的发展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且不说长眠在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四号公墓里的四百多名英烈,也不说在南八仙失去生命的年轻的地质队员。即使在今天,物质、交通等条件相对更好的时期,柴达木人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在海拔4600米的五道梁隧道,看守隧道的武警青海总队二支队的官兵武伟安说,常年驻守昆仑山,他无怨无悔。但他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能叫自己一声爸爸。因为山上条件艰苦,原本可以随军的妻儿都在西宁。如今,孩子已经三岁多,却始终没有学会爸爸这个词。
格尔木邮政局员工葛军,从2009年起,一个人,一辆车,满载着报纸、信件、物品,行驶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公路上,一干就是五年,他风雨无阻行驶十二万多公里,将爱心洒向生命禁区的每个角落。当家人希望他不要跑这条线路时,他用老邮递员陈昌炎曾在唐古拉山邮电所工作27年的事迹来说服家人。面对记者,他说:“家事固然重要,但工作也很重要,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一名适婚男子对记者打趣,柴达木不但盛产钾肥,而且盛产“剩男”;一名年轻人告诉记者,我才28岁,但天天风吹日晒,别人都说我像48;一名老柴达木人说,在柴达木工作时间长了,身体各项功能都不好,同事们都患上了高原病……
但无一例外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对柴达木饱含深情。就在不久前,记者见到一些故地重游的老柴达木人。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柴达木虽然条件艰苦,但正是这种苦难的磨砺,成了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柴达木用风沙、酷暑铸就了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风骨。
一种精神穿越时空
精神的种子,偏爱激情的沃土。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依靠柴达木精神的支撑,把信念的根须如红柳一般深深地扎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实现了柴达木盆地从昔日的“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变成今天的“八百里瀚海换新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当中华大地又一次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同时,海西的干部群众认识到,“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为特征的新柴达木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可以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在柴达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副省长、海西州委书记辛国斌在《弘扬柴达木精神带头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写道,柴达木人向来就有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不论是筑路、盐湖、农垦、油田建设一线,还是机关、单位,在艰苦困难的年代,到处都有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的生动场面。弘扬柴达木精神,就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自身职责所在,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利益上服从群众,真正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深入联系点、深入群众,识民情、接地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切实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关心基层联系点和联系点的群众,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真正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海西的领导干部表示,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继承发扬新柴达木精神结合起来,积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海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柴达木,不但以富饶的资源而骄傲,更为在发展当中所凝聚成的柴达木精神而自豪。这种属于柴达木的时代精神,成为海西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源泉,展现了柴达木人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
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海西的明天必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