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校长杨守林的中药材种植之路
深秋时节,颗粒归仓,河湟大地本应呈现金黄尽退的景致。但记者在湟中县拦隆口镇尼玛隆村、互助县丹麻镇等地方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秋阳和煦,田野里一片郁郁葱葱,有点不符合“秋色”的本来格调……
在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的山坡地里,几位农民正在忙着采挖自己种植的中药材。转瞬间,一根拇指粗、根茎约40厘米长的黄芪被他们拔了出来,啧啧称道之余,几个人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以前种小麦只能吃饱肚子,种油菜籽一亩地的收入也还不到1000块,种土豆最多也就收2000块……现在我们村子改种中药材了。你看,这个山坡上的地里种上了党参、黄芪,翻过去的山坡地里也种上了大黄、当归等。”几个尼麻隆村的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原来,这里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中药材,那大片绿油油的,是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
据尼麻隆村会计赵邦龙介绍,2013年,他们村里有86户村民种植了420亩中药材,除去成本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村民王治仓去年种植4.5亩黄芪,由于管护到位,平均每亩收益6324元。
在河湟地区的浅脑山地里种植中药材,就等于从土里“刨金”。看到收益这么好,许多观望的农户都改种中药材了,如今,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23亩。
而这一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守林。
小范围试种积累经验
记者见到杨守林校长时,他正蹲在地里,指导农民如何采收、储藏。杨校长有着一副黝黑的脸庞,敦实的身材,穿着简朴,浑身散发着泥土的味道。
“采挖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可过迟。过早,由于药材的根肉营养物质积累不充分,根条不充实,质量差、产量低;过迟,会因气温下降、土壤冻结,采挖时易把根弄断。黄芪在采挖前一周左右,要割除地上的茎叶,使其在阳光下曝晒,加快根部的成熟度。”杨守林总是不厌其烦地将实验基地种植的经验一一地传授给农民。
“我们种植中药材,杨校长可是费了心血的,从选苗、种植、施肥、除草,到采挖、存放、销售,全方位给予指导,他跑我们的地头每年不少于七八次。”赵邦龙说。
一位职校校长热心于特色种植业的发展,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
杨校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黄芪为例,初次种植一亩黄芪需种苗、肥料等投资约3000元,一亩地可收获干货300-500公斤,1公斤干货的市场价在16—23元之间,刨除成本,一亩地净收益达3000—6000多元,是小麦的五倍,油菜的四倍多,土豆的三倍;如果搞繁育种苗那产值就更高了:共需种子、肥料等投资4000元,第二年可收种苗800—1000公斤(种苗按鲜货计算),每公斤20—24元,一亩地能收益一万多元。
这个账,我们也经常给农民算,这一算,就算出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热情。杨校长说,仅有热情是不够的。祖祖辈辈种植小麦、土豆的农民要想大面积改种中药材,必须先做小范围的试验,积累经验才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从2003年起,在杨守林校长的带领下组成了中草药种植科研团队,开始了中草药大规模种植的尝试。
最初,杨守林自掏腰包,在亲戚家的承包地里试种。经过5年的摸索种植,终于试种成功。然而,小范围试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面积的推广一帆风顺。
学校决定组建中草药种植研究示范基地,并通过基地示范推广。2010年,学校租赁湟中县西堡镇葛家村400亩土地,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实验。经过三年的实践和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 中药材种植,战胜草荒是重要的一环。他们当年育的10亩黄芪,杂草丛生。无奈,杨守林雇人用手扶拖拉机,将10亩地翻耕,清除杂草后重新种植。尽管一亩地损失了3000多元,却让他总结出了清除杂草的办法。
中药材种植,战胜鼠害更是难题。高原鼢鼠是一种靠啃食草根、茎为生的当地鼠类。由于党参、黄芪香味浓、口感好,是高原鼢鼠最喜啃食的植物。杨守林请专家进行系统的研发,解决了鼠害问题。
如何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也是面临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次试验,针对土壤中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杨守林的团队成功地研发出增加土地微量元素的招数。仅此一项,就使黄芪育种产量比原先增加一倍,黄芪、党参、当归的种植每亩产量增加30%。经检测,黄芪的有效成分比甘肃陇西产的药材高2.7倍。
经过10年的探索,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开发出了适合我省浅山、脑山地区种植的:当归、黄芪、独活、甘草、大黄、柴胡、牛蒡子、板蓝根等16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中药材品种。
培训中药材种植能手
要想大面积推广,首当其冲的是培训种植能手。2013年,西宁卫校中藏药种植示范基地在中华职教社、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申请到了“中华同心温暖工程青藏高原中藏药材规范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和“绿色证书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项目”。
为了发挥项目效益,学校以“前期全面铺开,后期重点发展”为思路,培训与种植实践相结合指导农户积极种植中藏药材,截止到2013年底,共培训农民工2350人(次)。
2013年,在湟中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的支持下,学校在拦隆口、多巴、共和、西堡和李家山等乡镇进行了以黄芪、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2200多亩,亩产纯收入在3000元-8000元之间,实现经济收入400多万元。
杨守林还注重学习借鉴科研机构的成果。2010年4月,他邀请青海大学中药研究所的两名教授,并带领湟中、互助的16位热心中药材种植的农民,由学校承担费用,赴甘肃定西、岷县、陇西、临洮等地的中药材种植户、药材加工厂、销售市场考察、参观、学习。
正如互助县丹麻镇索卜滩村农民林嵩所说,没有那一次的考察学习,我是不敢贸然辞去一家上市公司中层领导一职而从事中药材大面积种植的。
卡阳村107户村民在村委会主任董郁常的鼓励下,开垦200亩荒山,信心满满地开始种植当归、黄芪。秋后,收获的当归最大的有半斤多,这下子可乐坏了村民们。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每亩地还补助1000多块钱,我们村要把剩下的荒地全部开垦出来种植中药材。药材,‘要财’,就是要我们生财啊!”董郁常高兴地说。
卖房子垫资扶持农民搞种植
中药材试种成功了,就要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真正达到“搞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由于药材种苗价格贵,每亩仅种子及化肥就需投入3000多元,有部分农民担心亏本,推广难度较大。
为了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解除农民群众的思想顾虑,2013年开春,杨守林将自己的一套房产出售,垫资15万元,为多巴镇加拉山村、拦隆口镇尼玛隆村的120户农民采购中药材种苗,推广中药材种植。杨守林坚信,只要种植户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120户村民种植的中药材除个别几户因后期管理不到位,收入欠佳以外,其余农户的种植均获成功,每亩纯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黄芪育苗户每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
得到杨守林资金资助的拦隆口尼玛隆村民汪制全,去年种植4.6亩药材,收益达2.9万元。
当年秋季,杨守林借出去的15万垫资款全部收回。
一传十,十传百,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热情被点燃。2014年,湟中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
校企合作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如今,种植中药材的农户覆盖我省河湟地区的大通、湟中、互助、乐都等地,种植面积达3万亩。种植中药材由“叫我种”悄然变成了“我要种”。
种了中药材,还得考虑销路问题,真正让农民种得放心、销得开心。为了保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学校多方联系浙江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避开中药材倒贩的中间环节,直接销售到企业,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收益。同时,为了解决药材的长期销路问题,西宁卫校还与浙江振德医药公司、浙江福临门医药公司达成在多巴老校区共同建设中药材加工厂的意向,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湟中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也高度重视全县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准备来年在西宁卫校的技术指导下,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引领中药材种植步入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已经有10个村积极申请中藏药材规范种植技术培训。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土地是生长希望的地方。我们相信,杨守林校长和他团队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