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 构筑柴达木“精神高地”

29.04.2016  07:2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提出了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成为我们每个公民个人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成为我们全体公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广泛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

  海西州委书记文国栋在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海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继续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提振干部“精气神”为重点,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新时代柴达木精神,构筑柴达木“精神高地”。

  近一段时期,德令哈街头、沿街各单位围墙上挂满了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广告,形成了一条街、一个片区一路一色、效果和谐的景观特色,既有文明公约、有公平正义、有雷锋精神、有志愿服务,还有绿化城市、共建家园,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更有保护生态、和谐发展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我们当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争创卫生城市,与建设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等内容相统一。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入眼入脑入心,成为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更成为各族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

  新的形势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方针就要同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相融合,与不断发展完善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行为准则相融合,与在柴达木开发建设历程共同形成的青藏公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相融合;尤其是在当前,全州经济发展面临爬坡过砍、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州各族群众的精神意志,契合到“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新时代柴达木精神中来,构建凝聚64万柴达木各族群众的精神之魂和共同价值追求,筑就柴达木“精神高地”,使各族干部群众以海西人为荣,更加热爱海西、建设海西、奉献海西,提振海西未来发展会更好、转型升级会更优的信心;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州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斗志,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形成推进海西转型升级、再铸辉煌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维系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我们要将这二十四字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渗透到各个领域,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将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