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加村:黄河历史的守望者
滔滔的黄河从龙羊峡进入贵德县境内,流经拉西瓦峡、贵德“三河”地区(河阴、河西、河东二镇一乡简称),最后从松巴峡出境。因这里地势平坦,在仅76.8公里的里程中,为贵德留下了其最清澈、最唯美的一面,因此也有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黄河在流经途中养育了河畔众多村落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的黄河渡口和黄河浮桥,而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青海境内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浮桥——格尔加浮桥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河渡口、黄河浮桥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个坐落于黄河岸边的村庄却一直守望着黄河,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黄河岸边村庄美
格尔加村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尾部南岸,位于贵德县河西镇,东距县城1.5公里,海拔2200米。村落东部为西河(也被称为莫曲沟)和格尔加林地,南部与红岩村相邻,西部与下排村毗连,西南部与下马家村接壤,北部紧靠黄河与贺尔加村隔河相望。格尔加村地理环境非常优美,东部西河流水注入黄河;北部黄河东奔大海。这里林木葱郁,田陌交错,春天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季绿荫盈野,凉爽宜人;秋则果实累累,一派梨黄。
村庄略呈正方形块状居落,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3公里,自西南部至东北部依次分布着赵家堡、格尔加、恰哇3个自然村五个生产合作社,即赵家堡自然村为一社,格尔加自然村为二、三、四社,恰哇自然村为五社。此外,在村西部10公里处是格尔加村第六生产合作社所在,该社亦紧靠黄河南岸,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公里,隔河与对岸尼那村相望,南部为1990年本村群众开发的青稞滩农田,被安置为化隆县移民,后行政归划为格尔加所属。
在格尔加村历史遗存丰富,至今仍留存着二社堡、四社老石爷堡和一社赵家堡三个古堡遗址,其中赵家堡面积最大、历史最为悠久。赵家堡位于格尔加村一社北部,为明代建筑。据调查,该堡呈正方形,边长30米,堡墙残高6米,墙基厚2.6米,夯土层0.2米,南墙有门,门宽2米,高2.6米,门洞深2.6米,门顶部原有门楼,现为废品收购站。
据《贵德县志》民族章记载,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汉族陆续进入贵德。明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明征西将军邓愈率兵攻克河州,随后占领循化、贵德等地。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归德城,十三年(1380年),现存贵德古城修筑竣工,遂从河州(今甘肃临夏市)迁移农民48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自耕自食、不纳丁粮”。
当时贵德千户将迁来的48户农民安置在城内和城外居住,一边守御城池、一边耕田,逐渐形成了贵德居住48户的姓氏村庄。明朝洪武十九年(1387年),明将领赵鉴前来贵德,牺牲于今河东乡赵家沟,朝廷抚恤安置于河阴镇,后人口繁衍发展,其后裔迁至河西格尔加村一社修筑堡城居住,故名“赵家堡”。
渡口边上羊皮筏
黄河流经贵德县,中贯全境,自古成为阻碍交通的一大天堑。两岸人民为生产、生活与交流方便,就开辟了渡河的渡口,其中贺尔加渡口(格尔加村对岸)和滴水崖渡口是贵德境内黄河上开辟最早、最大的两个渡口。
贵德境内黄河渡口的历史相当久远。据《后汉书·邓训传》记载,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张掖太守邓训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怀柔之策,众羌归附,唯独羌酋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贵德黄河南岸),于是邓训发湟中之兵六千,欲进击迷唐,但因黄河所阻,无法用兵。邓训偶见羌人怀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启示,即命士兵“缝革为船,置于萆上”,命名为“革船萆”。这种渡河工具,即为近代的牛羊皮筏子,是首次用于贵德境内的黄河上。
民国初期,贵德黄河上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渡船或皮筏过渡,船只简陋且攻效不高,由历史上遗留的四十八户(河阴地区)、东乡杨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10天,依次轮流,渡船每天放渡一至二次,有时三、四天不发船,旅客就在黄河岸边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载行人六、七十人,载畜三、四十头,人畜混渡,拥挤不堪。渡船不慎时会超越渡口,这时则由旅客将船从下游逆水拉到渡口。人畜过渡均收船费,一般每人收铜钱15文,每头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费随物价而浮动。
两县共建“和德桥”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青海省政府决定修建贵德黄河浮桥。当时黄河以南为贵德辖区,黄河以北为共和县辖区,双方县政府负责所在地段的工程项目,所用石料都由人背畜驮运到工地,木料由东沟和当车地区砍伐,由当地民工运到工地,所需铁件由贵德商会承担供应,雇佣铁匠在工地加工,木船由河东乡保宁村的木工梁掌尺负责建造,其余木工活由全县木工轮流承担。系船用的麻绳,在尖扎康杨地区拧制后,由民工沿黄河边扛到建桥工地,两岸码头是木笼装填石块构成,地锚系连船只绳索的将军柱,人们将粗大的柳树连根挖出,运到桥头埋在地下作地锚作锚桩。成桥时,系船缆绳牢牢栓在两岸固定的锚桩上,九只木制大船顺揽绳均匀的栓牢,船与船之间架四至六根长11米的纵梁,大梁上用长4.3米、宽20厘米的木板铺成桥面,在两根大梁的两端又用木桩活栓连接,船可随水的涨落而浮动。枯水时桥长113米,洪水时桥长171米,故桥面板按季节要增减。枯水时两码头有陡坡,桥两边码头上置有栏杆,桥头两侧建有牌坊,并绘有彩画。整个建桥工程由当年五月开工,九月竣工。因浮桥是由贵德与共和两县合修,所以定名为“和德桥”,当年竣工后从西宁请来秦腔剧团,在西河滩唱戏三天,以示庆贺。
浮桥又称舟桥,是最早出现于我国古文献中的一种桥型。在没有修固定桥梁,或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或其他原因尚不能修固定的桥梁时,出于交通需要,就修造了浮桥。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黄河出击居于大小榆谷(今贵德等地)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桥,以击迷唐”。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处及以下河段。此种“作大航,造河桥”,即在今格尔加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据资料显示,这是青海境内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浮桥,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为方便浮桥管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原属共和县的贺尔加及尕让地区划归贵德县,遂定桥名为“贵德浮桥”。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浮桥,更加重视对黄河浮桥的修建和管理。1950年4月,成立了贵德县黄河浮桥管理委员会,招收水手多名,并派民警执勤。1958年6月,解放军某部工兵部伍对浮桥进行了整体加固,增加船只至13只,并加梁,桥面上增铺轨道板,始通载重8吨汽车。1964年木笼码头改建为水泥浆砌石码头,木地笼(地锚)改为牵引绞车。1978年6月,浮桥下游200米处贵德黄河大桥竣工通车后,浮桥被拆除。
如今,黄河大桥和昔日的黄河浮桥遗址已成为旅游观光的风景区,黄河南岸公路两侧平展展的麦田极目可望,河边古木参天,柳枝飘扬。尤其是黄河南岸的格尔加林区,绿树成荫,菌席寂静,河水映日,格外吸引游人。
(本文部分文字材料由格尔加村民李士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