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在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

08.01.2016  19:20

   自2010年以来,在省、州统一安排部署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生态畜牧业建设以深化牧区经营机制体制改革、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生态、经济双赢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符合格尔木实际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格尔木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格尔木市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目前,全市已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0个,实现了牧业村全覆盖;规范化运行合作社达到5个,初步实现了草地畜牧业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通过一系列措施,格尔木市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4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5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28万元,同比增长14.08%;规范运行合作社纯收入10.09万元,人均分红0.12万元,共繁育仔畜13.51万头(只),同比增长5.6%,育活各类仔畜12.38万头(只),仔畜成活率达91.63%。全市完成草场禁牧1581万亩,实行草畜平衡面积2539万亩。与此同时,努力加快特色品牌发展。2013年以来,注重品牌意识,全力加强品牌建设,“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藏羊”、“唐古拉牦牛”等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特色品牌的建设打造,有效提升了格尔木市特色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的增收。

  为了确保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走得稳、走得远,格尔木市不断创新丰富发展模式,在借鉴海西州“梅陇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探索出格尔木“柴开”、“那棱格勒”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今后,格尔木市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作,确保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遵循和坚持“六个绝不动摇”:坚持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绝不动摇;坚持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决心绝不动摇;坚持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既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路径、措施绝不动摇;坚持市、城区、乡(镇)政府作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是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机制绝不动摇;坚持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绝不动摇;坚持推广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的原则绝不动摇,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开创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