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格尔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01.08.2014  11:44

      近年来,在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格尔木市农牧工作坚持以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为重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牧业增效显著,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牧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农牧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一是传统农牧业迅速向高效设施农牧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牧经济,截至2013年底完成农牧业增加值3.44亿元,较“十一五”增长98.4%,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12万元,较十一五”增长60%,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比例达到71.2%,其中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总产211万公斤干果,产值达到7400万元,拉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底全市农业播种面积6.32万亩,特色农作物种植比重占全市总播面积的81.8%。全年粮食作物总产11014吨、增长1.4%,枸杞总产6019吨、增长48.2%,蔬菜总产26267吨。畜牧业生产年底牲畜存栏23.56万头只,牲畜出栏率、商品率、母畜比例分别达到50.2%、41.9%和57%,实现肉类总产4636吨、增长5.9%,毛产量240.7吨、增长1.1%,奶类产量1830吨。渔业生产,养殖水域面积达到1007公顷,产量25吨,实现产值0.02亿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牧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生态畜牧业建设扎实推进。牧业生产通过建设生态畜牧业示点村和启动村,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坚持生态畜牧业和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两位一体”综合施策,推进生态畜牧业规范化建设。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禁牧草原面积1581万亩,草畜平衡面积2549.83万亩,增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完成2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注册组建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63万元,实施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示范社能繁母畜整合和扩群工作,合作社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示范村柴开合作社人均分红15582.4元,较2010年全乡人均收入提高79.6%。
      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针对农牧区贫困现状和农牧民贫困成因,采取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整村推进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含整合资金)5800万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16个、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产业项目4个、连片开发综合扶贫试点项目5个、藏区及特困地区产业化扶贫项目6个以及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枸杞加工产业扶贫项目2个。扶贫项目惠及全市所有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在夯实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支撑贫困农牧民脱贫减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建设累计扶持贫困户4805户18373人,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次,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一是规划先行。编制完成《郭勒木德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大格勒乡新农村试点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明确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共编制上报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项目18个,市经发委及时批复了10个建设项目。二是农牧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整合资金3600万元,实施了村容村貌整治、沿街环境改造、农民建房补贴、乡村道路建设、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及示范村建设等一批项目,农牧区人居条件,村容村貌以及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三是统筹城乡步伐加快。重点投入在村容村貌整治、生产扶持等一批共建项目,有力增强了共建村的自我发展能力。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进展顺利,户籍制度改革办理农牧民转户6454户23748人,完成总人口数26127人的90.9%。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力度,健全全市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档案管理体系,组织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9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911.5万元,其中跨省劳务输出209人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在大格勒乡全面推开。统筹城乡建设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完成投资5255万元,11个牧业村建设和2012年“20+1”农业村巩固提高工作全面完成,农牧区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2年的2.20:1缩小为2.15:1。
      四、枸杞产业持续发展壮大。200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808.28万元,加大枸杞产业扶持力度,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其中耕地种植面积2.9万亩)。同时,引进源鑫堂、亿林、康普生物等多家企业进驻,建成制干、色选、包装等生产线3条,成立枸杞专业合作社16家,服务枸杞产业发展。至2013年末,建立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万亩(占枸杞种植面积的41.5%),建设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0.6万亩,建成洁净晾晒基地5个,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个出口枸杞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枸杞产业实现产值2.31亿元,其中出口枸杞292吨,创汇401.17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8.7% 和19.4%,成为拉动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动力引擎。
      五、标准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坚持“做精一产”目标不动摇,培育壮大农牧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共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128个,累计流转土地草场26.27万亩(其中土地流转0.38万亩,草场流转25.89万亩),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增强了农产品进入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格尔木市永丰果蔬种植开发公司和绿苑农业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果蔬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通过产品认定和产地认证,完成有机枸杞产地认证(德国BCS)面积1.2万亩,“源鑫堂”枸杞产品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 “格尔木蒙古羊”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认定,成为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