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高原特色农产品惹人醉

11.10.2016  00:46

  青海新闻网讯 红枸杞、黄藜麦、绿色有机蔬菜、肥壮的藏羊牦牛、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鸡、鲜活美味的金鱼湖大闸蟹……近年来,格尔木特色农牧业的金名片越来越多,在丰富老百姓餐桌的同时,也为格尔木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打上了五彩斑斓的本地“烙印”。

  说起枸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格尔木可谓家喻户晓,红枸杞用那鲜艳的红色编织了高原上农民们的绿色梦想,通过种植绿色有机枸杞,农民鼓了腰包和钱袋子。买车、买房,甚至出国旅游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虽说枸杞产业现在发展迅猛,可是勤劳的格尔木人并没有因枸杞产业的发展而止步不前,近年来,许多人开始在藜麦、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等方面做起了文章,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2015年,格尔木全市特色农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87%,实现枸杞总产9145吨,增长9%,蔬菜总产2.6万吨,自给率达到48%。同时,生态畜牧业和规模养殖业共同发力,年初存栏量达到24.32万头(只),实现肉类总产5168吨,增长12%。其中,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格尔木市枸杞种植规模(耕地)达到4133.33公顷,较上年增加2000公顷,增长93%,实现产值3.6亿元,增长9%,出口量占全省的78%。红伟集团“千栋温棚”生产基地基本建成,蔬菜产业新增生产能力3000吨。

  

  为确保特色农牧业发展得更好,格尔木市更加注重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格尔木市现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176个,家庭农牧场25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105名,有效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与此同时,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格尔木市已在7个合作社实施藏羊牦牛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格尔木蒙古羊”深加工基地建成,年加工能力提升到3万只,促进了产业增效、产品增值。

  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农牧业经历了传统农牧业与现代农牧业接轨的考验,2015年完成农牧业总产值6.89亿元,完成农牧业增加值4.23亿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劳务经济,格尔木市农牧民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多轮驱动,2015年格尔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97元,分别高出全省、全州平均水平6364元和3715元。

  

  “格尔木蒙古羊”等三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虹鳟鱼等16种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个“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农牧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实施项目198个,完成投资9.23亿元,格尔木市温棚保有量5076栋,建成畜用暖棚2192座,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3个(其中14个通过省级认定),建成“两园和三大生产基地”,农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十三五”时期,格尔木市将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五大行业,重点发展枸杞、蔬菜、肉牛、肉羊、生猪等特色产业,适度发展花卉、奶牛、禽蛋、饲草料、渔业、特种养殖业、休闲农业等,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为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真正让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好、壮大好,格尔木市在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上有新作为。通过稳控枸杞生产规模,提升品质,积极巩固国家级出口枸杞示范区建设,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洁净制干技术,积极培育青海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等特色品牌,稳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拉动农业经济持续增效。在畜牧业生产方面,格尔木市将切实抓好良种引进、优势畜种选育和畜群改良工作,重点依托“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藏羊”地域品牌优势,加大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不断扩大优良畜种养殖规模,提高牛羊肉产品加工能力,扩大销售范围提升发展效益。

  多年来,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菜篮子”工程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格尔木市继续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扶持政策,保持露天蔬菜生产扶持政策的连续性,鼓励支持发展蔬菜生产,稳步扩大大田蔬菜种植规模,促进白皮莴笋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新建一批“菜篮子”生产扶持项目,加快良种繁育、设施农业和畜禽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建设,启动旧棚修复改造,督促空棚种植,扩大设施生产规模。支持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基地开展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推广饲料青贮技术,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牧繁农育”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菜篮子”工程建设,形成规模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