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炼: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引擎”
青海新闻网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引擎’而员工就是最大的创新源泉。”近日,在格尔木炼油厂2015年科学技术工作会上,该厂科技副厂长洪晓煜感慨地说。
作为青藏高原唯一的炼油化工企业,格尔木炼油厂始终将科技创新驱动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做好创新科技管理办法、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引导全员参与的“三篇文章”,努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激活企业发展的“引擎”,为青藏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办法“升级”,督促实施。修订完善《格尔木炼油厂科技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的运行引入项目组长负责制,明确了项目组长、项目专业属性、明确责任科室、项目协调人等多方的职责;建立了每季考核的审查制度,科技项目实施全过程受控,努力“保鲜”科技项目全过程的创新热情和高效优质。
全员参与,激发潜能。该厂始终坚持“大科技”理念,倡导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次波动、每一处隐患都是创新热情的起点,员工们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都是创新工作的必经之路。该厂不断革新激励机制,激发全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使每位职工都成为装置高效运行的“智多星”。
“污水稳定达标改造项目”就是一个集体的结晶,该项目最初就是由岗位操作人员提出建议,随后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厂科委进行预算、制定方案,改造项目组负责实施。该项目改造投运后,解决了格炼两套甲醇装置循环水清洗预膜的排污、生化污泥直排氧化塘、外排污水在线分析数据不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同时还减轻了后期污水处理的负荷,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外排污水COD降到40 mg/L左右,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如果“污水稳定达标改造项目”是集体的结晶,那么“空冷器在线清洗技术研究”就是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智慧。为了解决化工装置空气冷却散热片清洗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格炼“杨永磊技术创新工作室”通过反复研究,制做了磁力电动清洗机。设备投入应用后,清洗面积提高到90%以上,而总投资却仅为电动清洗机的1%,大幅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科技强企的梦想,正在格尔木炼油厂全体职工的努力中,日渐焕发活力。2015年,该厂又确定了12项科技项目和7项技改技措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