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五纵三横”助推经济大发展——平安撤县设区系列报道之二

09.05.2015  12:36

  平安县是海东市交通运输的中心,涉及除水运外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要件。

  近年来,平安县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为目标,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路养护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争取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资金5.79亿元,修建农村道路711公里,实现农村公路路面黑色化;实现农村道路硬化工程1363公里;修建大、中、小桥梁116座。分别于2002年、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道路的目标。

  加上从境内通过的国道109线、省道平大公路和平阿、平西高速公路,平安县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村道为脉络的“五纵三横”区域路网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县通车总里程837公里,农村公路通达率为100%、通畅率为100%。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群众的交通环境,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筑了发展的快车道。也彻底改写了建县初,全县仅有1条国道、1条省道和1条32公里的四级县乡砂砾公路,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历史。

  在平安镇张家寨村,这个原来素有“张家寨,红胶泥淹膝盖,别村的姑娘不愿来”之称的村子,如今摇身一变,家家门口通了平坦干净的硬化路,家家户户盖上了漂亮的小楼房,村民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再也没有人抱怨行路难了。村民张高明说:“以前真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到夏秋雨季,大家出不来,进不去。现在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大家都可以穿着皮鞋出门,骑着摩托车、开着小汽车回家了。”正如老张所说,交通条件的改善,改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行路、运输问题,也让农村的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如今,三合镇的中草药、张家寨的大蒜、上红庄的油菜籽、洪水泉的养殖基地……都因为有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拓宽了交流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平安县道路运输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平安县营运客车437辆6127座,县内公交线路13条,客运班线3条。2014年,平安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目标,全县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91%。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为广大城乡群众创造了更加便捷、低价、舒适的出行条件。“以前到县上办个事儿,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公交通了,一两个小时就到县上了,实话方便太多了。”石灰窑乡正在等公交车的王胜录高兴地告诉记者。

  路通了,百姓满意了,如何养护也成了平安县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平安县积极进行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理顺公路管养关系,强化县、乡、村各级部门对公路养护的重视程度,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改革目标。年度管养资金投入由原来的37.5万元增加到160万元,管养里程由147公里增加到496公里,全体养护职工更是冒严寒、顶酷暑,规范作业,使县乡公路达到了路面平整、横坡适顺、路肩整洁、排水畅通的管养目标,为全县群众提供了“畅、洁、美、绿、安”的出行环境。(甘小青 刘志坚)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