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祥和过大年
“今晚领导替我们上哨”
除夕夜,武警青海总队600余名警官纷纷走上一线哨位,替战士站哨执勤,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和人民守岁。
入夜时分,气温骤降、寒意袭人。19时50分,总队司令员杨雄埃、政委肖阳忠分别健步走上总队机关营门1号哨和2号哨。两位“老兵”精神矍铄、警容严整,高度警惕地履行哨兵职责,璀璨的将星在斑斓夜色中熠熠生辉。
在总队作战指挥中心,值班首长吴宏权副司令员正熟练地操作着网络查勤系统,神情专注地检查基层各个哨位情况。笔者通过视频看到,从冰封万里的昆仑雪山到荒凉偏僻的戈壁荒漠,从人烟稀少的草原牧场到沟壑纵横的深山峡谷,处处都能看到总队干部在哨楼中威严挺立的身影。
“今天晚上的哨由队长替我上了,我可以舒舒服服地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在海拔4600多米的唐古拉山腹地,二支队长江源特大桥守护中队战士杜东宇吃完丰盛的年夜饭,便兴高采烈地来到学习室,和战友们一起准备看春晚。中队长张争勃和中队其他党员干部则穿上厚厚的防寒服,戴上棉帽、手套,做着上哨前的准备。推开房门,一股凌冽的寒风席卷而来,张队长禁不住打了个寒颤,看着营区里张灯结彩、战士们喜气洋洋,他那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黝黑的脸庞挂满了笑容:“战士们辛苦了一年,为了能让他们像在家一样看一个完整的春晚,我们干部苦点累点也愿意!”
玉树支队新兵张玉豪的哨由大队长冯朝彬替岗后,开心地打电话给父母拜年:“今晚领导替我们上哨,让我们过除夕、看春晚,在部队过年很温暖、很快乐!”黄南支队河南县中队中队长欧有财已是第7次在除夕之夜替战士站岗,他介绍说:“在春节这个喜庆团圆的特殊时刻,干部替战士上哨,更能彰显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更能密切官兵关系!”
笔者从总队作战指挥中心了解到,除夕夜20时到24时,从总队司令员、政委到基层排长,共有600余名党员干部走上执勤哨位,在整个春节假期,总队、支队两级机关将抽派100多名干部充实到基层执勤一线替战士站夜哨。(刘晋磊)
风雪中,官兵的那份忠诚……
除夕清晨,一场大雪覆盖了唐古拉山,气温骤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
雪刚停下,唐古拉山兵站站长曹绍军就带着官兵开始清扫地上积雪,布置节日氛围。他说,春节期间,官兵除了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外,要随时保持战备人员在位,为祖国人民站好岗、放好哨……
世界屋脊唐古拉山,最高处海拔5231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50%,每年200多天刮8级以上大风……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不仅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担负进出藏汽车部队的食宿保障、医疗救治等任务……
切土豆、炸熏鱼、蒸包子……忙碌的炊事班里,士官班长余金涛正在为战友们准备年夜饭。这位从贵州入伍的战士,在唐古拉山已经呆了整整10年。酱紫色的浮肿脸庞,就是雪域高原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记。谈及春节,他说:“我也有情有义,想回家陪家人散散步、聊聊天,但我的岗位在这里,我不能走啊。”
这几天,为了让战友们在新年期间吃饱吃好,余金涛带领炊事班加班加点准备饭菜。唐古拉山海拔高、气压低,炒菜做饭必须用燃油灶、高压锅。内地做红烧鸡块,入锅很快就熟,而在这里至少要用高压锅焖40分钟,做一顿饭要两个小时,站得浑身酸疼。
“雪域赤子保打赢、世界之巅做贡献”。这悬挂在军营房门前的对联,写的正是兵站官兵一年年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雪山之巅的青春和理想。(黄瑾辰 陆叶松)
一路辛苦一路情
2月7日9时20分,在西宁市城东区西宁大厦十字路口,交警马文涛和他的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对行驶的车辆进行疏导,提醒从超市购物出来的市民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917,917,在建国南路捡到一个丢失的钱包!”上午10点钟左右,队长马文涛手中的对讲机里传来了协警员王刚的声音。
马文涛得知情况后,立刻同王刚来到附近的中国建设银行,查明了钱包主人的信息,并打电话告诉她来认领钱包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都习惯了,每年年前这几天,车流量大,出行的市民也多,只希望每一名驾驶员和行人都能平安回家。”马文涛望着超市门口提着大包小包采购出来的人,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
他介绍说,一直到大年二十九,中队所有人员全员到岗,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我们在辖区提高路面见警率、加大巡逻力度,对轻微的违章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在这里正在执勤的民警谢金福说:“说不辛苦是假的,每天从早上7点50分开始,直到晚上9点多钟,大家就开始不间断地巡逻,确保古城道路畅通,为行驶的车辆、行人送去平安和温暖,我们感到值!”
“我们中队上有5个回族、8个汉族,过年前3天我想着让汉族兄弟好好过个年,都是兄弟,我们要相互理解。”马文涛说。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他都放弃了休息。记者临走前,他还说,队上的年轻人都能干,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协警员,还主动要求过年期间上岗呢……
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节就是家人团聚,但对于公安民警来说,春节意味着坚守,在这个小团队里,我们看到是付出,更感受到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刁永萍)
扎西巴毛的幸福年
除夕,虽然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结古镇地区寒风凛冽,但猴年春节的浓浓年味弥漫在雪域高原的大街小巷里。
“阿妈,今年的年货包在我身上,我全给你们置办回来。”随着嘎吱一声关门声,扎西巴毛拎着一个空编织袋出门了。她来到了唐蕃古道小区的年货市场,年货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下让她看花了眼,不知道该买什么。
“过来尝尝,我们的干果是从内地刚运过来的,不甜不要钱。”扎西巴毛的耳边传来了叫卖声,这提醒了她,就先从干果、糖果、饼干等小零食买起,这些都是她和弟弟的最爱。不一会儿,她的编织袋已经装满了,接下来,她要去三江源民族商场,为阿爸、阿妈和弟弟买过年的新衣服。
“去年,我挣了些钱,要给家人多买点东西,开开心心过春节呀。”扎西巴毛说道。
今年21岁的扎西巴毛不仅学习好,还喜欢服装设计,她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民族服装设计师。但造化弄人,家庭的经济拮据,迫使她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此夭折了。
去年年初,玉树市扶贫产业园诺布林藏族服饰加工厂招收员工,每月工资2800元。扎西巴毛知道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感觉这是幸运女神对自己的眷顾,去了那里,不仅可以赚钱养家还能实现梦想。
扎西巴毛刚进公司时从简单的针脚走法、衣服剪裁学起,到现在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的机器裁剪和运用。一年来,她为家里补贴了不少,买牛羊肉和蔬菜,为了春节时候家人能看上春节联欢晚会,她还给家里买了新的大电视,还把家里购置年货的活也“承包”了下来。
扎西巴毛仅仅是玉树州2015年精准脱贫1.2万人中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玉树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1.2万人实现了精准脱贫,谱写了一幅民生改善的新画卷。(张多钧)
有低保,过年有底气儿
“婶子,家里来亲戚了!”除夕一大早,一推开大门,乐都区寿乐镇上李家村二社的社长周金文就扯开嗓子喊了一声。“快进来!快进来!”说话间,一个老太太从屋里走了出来,一边往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面粉,一边热情的招呼记者进屋。
老太太叫李秀玲,今年68岁,因为老伴儿周永荣双眼失明多年,家里家外的事儿都由她一人打理。“要过年了,今儿先蒸点馍馍,刚做出来的花卷,你们尝尝香不香!”
“这老两口有三个儿女,女儿远嫁内蒙古,一个儿子去外地当了上门女婿,不回来了,还有一个儿子就在村上,可一家4口人的生活就靠他一人外出务工赚钱,两个女儿考上大学之后,生活负担更重了……”周金文顿了顿接着说道,“就这样,村上把这老俩口评为了低保户。”
按她的说法,评为低保户后,她和老伴每人每年都能领到13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再加上,每人每月能领到的一笔高龄补贴。“一年算下来,政府给我们补贴了好几千块钱。我和老伴的小日子过得很舒坦!”
“今天已是除夕了,没准备点过年的年货么?”记者问。
“你不知道,现在我们村上买东西,方便!前几年,还要坐车去县城,这两年路修的好,天天都有人来卖菜。这两天要过年了,卖的东西更多。我昨天刚出去买了点,你看看!”李秀玲说着,打开了屋里的柜子,肉、蔬菜、瓜子、花生、水果糖……旁边还放着专门为过年现炸的油饼儿呢。
“在我们农村过年,如今东西也多了,吃年夜饭能把桌儿摆得满满的,屋里屋外香气四溢呢!”李秀玲说着,老两口脸上的笑意从深深的皱纹中荡出来……(咸文静)
这“故乡”的春节更有魅力
春节到了,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劳务人员多数已回到家乡或在回家的路上。而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青年创业街福龙水产蔬菜超市里,除夕这一天,前来购买水产果蔬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王海龙正忙着给来采购年货的人们收银打单,没有半点收拾行李返乡的迹象。
三年前,王海龙从甘肃来到德令哈市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地里刨不出金娃娃,不如把土地流转出去,学村里人出去挣钱。”他说。
一开始,王海龙只是在德令哈市区打散工,凭着朴实的品质,积攒了一些人脉。就在去年初,他听说在该市青年创业街开店有优惠,这可让他心里头盘算起来,朋友们也来帮忙。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帮助下,店铺免去了三年的租金,王海龙“福龙水产蔬菜超市”开了起来。他说:“三年租金都免了,我干得可起劲了。”
王海龙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他不得不再次打消回家的念头。他告诉记者,家里打了好几遍电话催他回去过年,可一到过年店里的人比平时多了四五倍,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今年,他索性把家里的父母孩子也动员到了海西来跟他一起过年。他说:“德令哈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过猴年春节,我觉得更有意义:一是有钱赚,二是让老家的人到青海见见世面。”
除夕一大早,我们来到了王海龙的蔬菜店里,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来办年货的人很多,生意很红火。他兴奋地说:“这几天顾客多的很,我都忙得有点招呼不过来了,但越忙我心里越高兴。”
王海龙已经写好了创业申请,准备节后向团州委递交上去。他说:“今后,我就在德令哈扎根了,把全家人都叫过来在这里工作生活。”(张浩 李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