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真情出真招 脱贫攻坚战正酣——青海省公安厅党委精准扶贫纪实
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任务确定后,青海省公安厅党委坚持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健全机制,精准发力,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新战场,努力探索出公安机关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成效显著。
党委高度重视 凝聚扶贫共识
省公安厅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以及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统一厅属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聚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2016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领导联点帮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机关民警认亲帮户、致富技能培训及项目资金协调推进”等帮扶工作措施。
8月,在西宁专门召开了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分析扶贫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建立了检查、督导、通报、约谈等机制,并邀请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省民政厅有关领导到会指导。
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正升多次深入到帮扶村看望贫困群众,了解帮扶措施进展,与县乡党委政府研究精准扶贫措施,督导检查、推动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厅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先后40余次深入各自联点村调研扶贫工作,研究帮扶措施,引进资金、贷款和项目,扎实推进扶贫工作落实。积极动员部署27个厅属各单位党组织与12个帮扶村、700余名党员干部和民警与帮扶的贫困群众结对认亲,在厅机关形成了“凝聚全厅之力,汇集全警之智,全警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精选扶贫骨干 摸清帮扶底数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健看干部”。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有一支敢于担当的扶贫工作队。省公安厅党委按照《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通知》要求,精心选派12名年富力强、作风过硬的处级领导干部,12名党员民警,组成12个驻村工作队分赴各帮扶村开展工作。
按照贫困户确定精准识别、贫困原因精准摸排、贫困对象精准建卡、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的“四个精准”要求,各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帮扶村“两委”班子,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摸排、建卡工作,对所有贫困户全部上门入户、全部见面见人、全面谈话谈心,真正做到了底数清、原因清、情况明。
通过近两个月的精准识别排查,对贫困群众539户2023人全部分门别类进行了建档立卡,逐村逐户研究制定了切实管用的帮扶措施。
依靠项目带动 筑牢脱贫根基
为了真正帮助贫困群众拔除“穷根子”、摘掉'“穷帽子”,让12个村500余户2000多名贫困群众早日迈进小康社会,省公安厅党委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始终将改善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领导联村、书记驻村、部门帮村、民警帮户等措施,积极帮助各帮扶村引进道路整修、危房改造、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等基础性建设项目;根据贫困村、贫困群众实际需要,积极动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人仁民警深入开展“双帮”工作,帮助协调项目、资金和扶持产业,开展致富技能培训,增强可持续发展。
2016年,共为12个村引进生态移民搬迁、经济作物种植、规范养殖、农牧业合作社等项目38个,引进资金4156万元(含专项扶贫资金和整合资金),引进惠农低息无担保贷款200余万元,自筹和协调资金108万元,落实慰问金和慰问物品总计80余万元。
湟中县鲁沙尔镇白土庄、化隆县石大仓乡支哈堂村工作队协同“两委”班子积极申请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项目引进村,共争取专项资金约480万元;化隆县沙连堡乡冶一村工作队为帮扶村申请到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各帮扶村的基础条件,增加了贫困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深化“双帮”工作 确保精准发力
根据各帮扶村实际情况、贫困群众的贫困程度,按照“科学调配力量、保持相当均衡”的办法,以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为牵头单位、以驻村民警派出单位为责任单位,建立了“1+1帮1”的扶贫模式(即:1个牵头单位加上1个责任单位帮扶1个贫困村),统筹安排厅属27个单位党组织与12个帮扶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机制,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组织厅机关党员干部和民警到539户贫困群众家中进行结对认亲帮户。先后为贫困群众捐款约40余万元,捐赠米、面、油1800余斤,御寒衣被和毛毯2950套,农资化肥17吨,等等,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各驻村工作队按照“产业到村、扶贫到户”原则,采取“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牧户”的模式,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做强壮大集休经济,实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创收。
玉树市上拉秀乡日玛村、玛龙村,湟中县鲁沙尔镇阿家庄、朱家庄,循化县刚察乡岗察村工作队为贫困群众引进了牛羊育肥、大雁养殖项目;阿家庄、朱家庄、日玛村等村工作队为帮扶村引进当归、蕨麻、马铃薯、燕麦等经济作物种植;玛龙村和日玛村工作队帮助两村建成了畜牧业合作社;湟中县鲁沙尔镇东村工作队为部分贫困群众引进了扎染哈达、仿酥油花、宗卡古法藏香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工工艺,并引进青海老幼堡旅游开发公司吸收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首次于2016年11月27日给15户贫困户分发红利,直接带动群众增收。玛龙村工作队积极向上级协调了435万元,帮助该村建成了145座标准化畜棚,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工作格局。
聚焦特困群众 资助贫困学生
拔除“穷根子”不仅要着眼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关注下一代。
驻村工作队坚持把开展捐资助学、致富技能培训等智力扶贫工作,阻止贫困现象在农村牧区代际相传;加强对重大疾病患者的关爱和扶助,循化县刚察乡卡索村、湟中县鲁沙尔镇朱家庄村工作队还为部分身患重大疾病的贫困群众协调减免医药费40余万元,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掉队。
湟中县鲁沙尔镇东村、循化县刚察乡卡索村、玉树市上拉秀乡玛龙村、日玛村、化隆县沙连堡乡冶一村工作队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免费参加机动车驾驶、摩托车修理、缝纫等技能培训班,推广“拉面经济”、庭院经济、手工艺加工等, 増 强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致富的能力。湟中县鲁沙尔镇朱家庄村工作队多方联系银鹰护卫等爱心企业举办招聘会,申请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协调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省公安厅厅属有关单位联合青海银行以“双基联动”为基础,大力推出“ 恵 农扶贫创业资金”项目,为湟中县鲁沙尔镇朱家庄村、阿家庄村20户村民发放低息无担保贷款200余万元,为部分想自主创业却缺乏资金支持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省公安厅厅属有关单位,共计筹集56.2万元,资助帮扶村建成“阳光板房”小学,联系爱心企业为校学生购置840余套校服,捐赠了学习用品、教学电脑等物资,向部分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全,大力推进了贫困地区教学事业发展。
建好党员队伍 推动全面发展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关健靠支部,重点看党员。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健。
驻村工作队加强对驻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致富能人、致富大户进行培训指导、激励他们依靠自身能力发家致富;全面加强驻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为帮扶村改造和修缮党员活动场所、建好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和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
边防、消防、警卫等公安现役部队直接投入资金30万元为化隆县石大仓乡支哈堂村修建文化广场;同时,各驻村工作队依靠驻村“两委”大力推进村级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始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村内。
湟中县鲁沙尔镇白土庄村工作队坚持做到“日排查、周化解、零报告、勤销案”,以“村警”为基础成立了20人的治安联防队,加强重点时段重要时期巡逻,确保了村里治安状况稳定。各驻村工作队还就地就近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268个,调处矛盾纠纷113起,有效防范了矛盾激化,维护了所驻村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