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

12.05.2014  14:59
核心提示:   强化代表培训制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履职服务、牵头督办、服务群众制度……近年来,我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迈上新

   强化代表培训制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履职服务、牵头督办、服务群众制度……近年来,我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迈上新台阶,人大代表的代言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民和县每年集中组织开展2次省、市、县人大表培训工作,邀请省、市人大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辅导授课。各乡镇人大每年组织1次以上的县、乡人大代表集中培训;按照县人大代表每人每年600元、乡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将192名县人大代表和1151名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足额拨付到位,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开展代表座谈会、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目前,先后向“一府两院”推荐10多名省市县人大代表成为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行风评议员。去年,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6项,开展视察调研活动13次,提出并督促办理常委会审议意见54条。

  与此同时,实施县乡人大代表“四个一”工程,要求每个代表联系一户贫困户和10名选民,至少参加一次县乡人大组织的视察、检查活动,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县级领导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联系2户贫困选民,每个乡镇领导班子中的人大代表联系2户贫困选民,通过开展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等“五进”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更加有效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代言作用。

  据了解,去年,民和县46%的代表建议基本解决,44%的代表建议正在抓紧办理,对10%的受政策限制短期无法办理的代表建议,承办单位都作了详尽的解释说明。(作者:金显花 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