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城乡排练迎春社火忙
磨湾子村鼓舞排练现场
跳藏舞、扭秧歌、耍狮舞、跑旱船、敲腰鼓……
从民和县马场垣乡磨湾子村,到北山乡扶贫搬迁史纳集中安置小区,再到松树乡胡拉海村,靓丽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上,锣鼓喧天,劲舞欢歌,处处洋溢着歌颂党恩迎新春的喜庆气息。
近日,记者来到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大家正练得热火朝天。该村63岁的王占花老人参加了村里的秧歌队。“我平常在家带孙子,现在孙子放寒假了,又赶上过年排练社火,我参加了村里的秧歌队,10岁的孙娃也参加了腰鼓队。”王占花说。
中午时分的马场垣乡磨湾子村文化活动广场上也是鼓乐喧天,七八支表演队轮番排练,秧歌舞、划旱船、耍狮舞、跳藏舞……许多村民前来围观,并不断为他们的精彩表演喝彩点赞。
焦兴林是磨湾子村今年新当选的社火会会长,年轻气盛,热情饱满。近段时间来,他带大伙儿勤排苦练,目的就是要把村里的社火排练好,在春节期间耍出磨湾子人的精气神,向大家展现磨湾子各族群众奋进向上的新气象。
在社火排练现场,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叫张福庆,已经有了82岁的高龄,而且还是演了一辈子社火的老艺人。他从12岁就参加了村里的社火表演,当时他扮演的角色是旱船姑娘。
张福庆老人介绍,磨湾子社火历史悠久,到底有多久,先辈们没有留下考证的记载。根据口传记忆,自从祖先从陕西迁至此处落脚生息开始,便有了社火的原始雏形。当时不叫社火,而是唱秦腔戏,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高跷,只表演,不唱词。当然,无论曾经秦腔,还是今日的高跷,透射的是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记忆。今天的磨湾子社火队已经从最传统的高跷,扩展到了腰鼓、藏舞、扇子舞、秧歌舞、狮舞、划旱船等表演项目,社火队参演人员规模达到180多人。
近日来,北山乡扶贫搬迁史纳安置小区内也是热闹非凡。据北山乡副乡长白世继介绍,北山乡群众从大山搬迁到城里,过上了新生活,因此大家满怀对党的感恩之情,组建起了社火队,将在春节期间载歌载舞,欢庆在“城里”过的第一个新春佳节。“以前在北山生活的时候,德兴、罗家湾、先锋等村都有自己的社火队,现在赶上党和政府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把我们从艰苦的北山头搬迁到县城的小区,大家都变成了同一居住小区的左邻右舍,所以我们就新组建了一支90多人的社火队进行排练。”新组建的社火队负责人郎文伟说,县文化部门对他们新组建的社火队也给予了很大支持,配发了1个音箱、20套表演服装、2个舞牛道具。
先锋村61岁的铁李家老人是今年新组建社火队的一员,他说,社火原来也跳,今年也跳,一样的跳法,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今年托了国家扶贫政策的洪福,我们搬进了县城小区,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所以今年耍社火,我们大家心里都乐呵着。
峡门镇峡门村是列入2018年退出的贫困村,去年该村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村里彩砖铺地的文化活动广场上,村民们敲锣打鼓,抓紧排练社火。村民们都说,国家的好政策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快要过年了,大家伙聚在一起排练社火,高高兴兴过一个热闹年。
据民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主管文化的副局长余兰芬介绍,再有一个月就到了新春佳节,从11月中下旬以来,全县农村的社火队相继行动起来抓紧排练,届时将为全县各族群众献上一道新春佳节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县文化部门从服饰、音箱设备、表演道具、活动经费等方面,对农村社火队给予了很大扶持。仅今年累计向全县社火队配发价值110万元的表演服装、锣鼓、钹、狮子和龙等演出道具,向群众文艺团体和社火队购置了价值60万元的拉杆小音箱,还派出专业人员分赴全县各乡(镇)、村,对今年准备演出的68支社火队进行辅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