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信札辨真伪

18.01.2016  11:06

  近年来,随着名人手稿信札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这类藏品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些伪造的信札也随之鱼目混珠进入市场,这给收藏者带来不少的麻烦。因此,如何鉴定名人信札的真伪,成了收藏爱好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我省藏家刘平先生凭借多年收藏信札的经验,已具备一定的眼力,对于鉴别信札真伪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即从笔墨、笺纸以及信封的内容等多方面综合考证。

  刘平说:“我经常与这些民国时期的信函、文字史料打交道,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真假一眼就能辨别出来。”所以,对于市场上的新品,应该仔细观察,平时也要多看多学。

  首先,从墨迹上看。一般来说,笔墨是鉴定信札真伪的关键所在。名人写字,有各自用笔的风格。从笔墨上鉴别真伪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从信札整体观察,名人信札一般为行书或草书,运笔笔速较快,作品整体气韵贯通。造假者只能做到个别字摹仿相似,整体上不可能行笔匀速流畅,会出现断笔、拘谨、呆板等破绽。二是从墨气上鉴别。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而真品墨色很沉,随着年代的推移,越久远越深沉,没有光泽,有明显的陈旧感。

  其次,从纸张上看。民国时期多用宣纸,新中国成立后,信笺多用机制纸制作,这也为我们从纸张上鉴别名人信札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近几年,市场上有制假高手购旧笺纸造假。但是那个时期的笺纸几乎没有了。如果制假者用一般旧笺纸制作,就会露出破绽。

  再次,从信封、邮票上来看,这些都很难造假,需要很高的技术。老的信封上贴有邮票,盖有老邮戳,还有信件寄发日期,整个看起来有一种沧桑感,很难模仿得一模一样。

  此外,从文字上也可鉴别真伪,如果一封晚清或民国时期的信札,出现不少错别字,或者发现有较多文字是简化字,造假的可能性就很大。

  名人信札不是人人都能伪造出来的,造假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包括信札的字、章、年代以及书信的格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