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基层 听民声】点赞这份“亲”上加“清”的政商情

18.03.2018  17:21

  “为了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政府想方设法帮我们搭平台、找销路,海西华汇能有今天的繁荣,说到底还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说起企业这些年来和政府部门的相处,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宝云说:“这些年在海西和政府官员打交道亲情味越来越浓了!”

  正月十五刚过年味还没散尽,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陆续回来的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着调试设备恢复生产。

  公司副总经理岳宝云正忙着接待州市来的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饭局,少了客套,州市工作人员一下车就径直到了生产一线,来给企业的发展“找问题”、“想办法”。

  来的这些人都是岳宝云的“老熟人”了,前两年在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正是这些人的不辞辛苦,才能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正是那段时间岳宝云和德令哈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周文邦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那段时间,一周中多半时间都在工业园区里,华汇公司可真是没少跑,都快成我自己家了。”华汇的成长,周文邦就是最好的见证人。

  2009年,投资5000万元在德令哈工业园扎下脚跟的华汇公司瞄准的方向是承接大中型机械零部件加工,复合管制造与安装、起重机械和压力容器制作等多元机械制造服务企业。

  可是随着海西工业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在海西落户后,报表上曾经一路显示亏损赤字,盈亏能持平一度都是“梦想”。那时的企业因为项目投资拉动无力,只能着眼生存,要往高精尖方向发展,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要不是你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深入一线,查缺陷、补短板、想方设法给我们找销路,企业怎能度过最初的难关。”说起当初的困难,岳宝云至今记忆犹新。

  在生产车间,看着已经装配完准备发货的设备,周文邦比谁都“门儿清”。

  “这些架子是给中控(青海中控太阳能公司)装配的吧?如今,咱们试验区风电、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正是迅猛发展的时期,华汇可是咱们试验区的装备大户,你这儿可得加油干啊。”

  周文邦手指的架子就是中控后期工程中需要的大面积镜面支撑架,和之前简单随着太阳转动而转动的架子不同,这个架子的科技含量之高,堪比精密仪器。

  “要我说,好政策就是好‘支架’,要不是你们辛苦搭起的平台我这些架子还不知道卖给谁呢。”

  曾几何时,海西当地企业的设备都是从外地采购,费时费力不说还要花费数倍的价钱来运送这些设备,而华汇生产的设备却要远赴新疆销售,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设备制造这块巨大的“蛋糕”曾让华汇垂涎不已。

  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海西华汇公司现在已是中控公司的供货商之一。两家看似毫不相干的企业,正是因为通过许多和周文邦一样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促成的平台成为了合作伙伴,彼此扶持。

  海西州在搭建了上下游产业对接平台的同时,还鼓励州内企业在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州内企业可以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倾斜政策出台后,岳宝云的公司很快就从“吃不饱”或“吃不好”有了自己的“吞得下”、“能消化”的“好胃口”。

  的确,从2009年落户海西后几乎年年亏损,到如今一过完年就提前开工完成加工任务,海西华汇公司的发展历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与奋斗,离不开的正是这份“亲”上加“清”的政商情。

  在2017年德令哈市召开的产业对接会上,包括华汇化工在内的134户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企业之间供需、产销、服务等领域达成67份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达到146.5亿元。

  “循环试验区有很多化工厂,加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在上下游对接活动中,大量订单让我们应接不暇。”在一处正在焊接打磨的风机塔筒生产线上,岳宝云指着硕大无比的塔筒构建说:“通过自身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调整产品结构,如今循环经济试验区装备制造这块‘大蛋糕’够我们华汇吃个痛快了”。

  站在厂区的制高点,岳宝云指着厂区周边的红柳和绿植向一旁的周文邦说:“等到了夏天,厂外花团锦簇、厂内车水马龙,到时候再请你来看咱们华汇的繁荣景象。”(马振东)

海西州: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的典型模式
  青海新闻网讯 3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Qhnews.Com
柴达木生态治理及循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柴达木(人民政府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多领域专家北京共话海西发展
  青海新闻网讯 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来了,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