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校园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纪实
青海新闻网讯 窗明几净,书声琅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耳边满是欢快悠扬的歌声。将民族团结写进歌里,在每一名同学的心里传唱,这只是近年来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精彩一笔。
海南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在长期频繁的交往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稳定团结局面,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创建工作正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如火如荼。连日来,记者跟随州属六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考核验收暨观摩交流活动的工作人员,走进校园,感受沐浴在团结阳光下的青青校园。
民族团结氛围浓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的强劲风潮吹遍了海南大地,也吹进了校园。走进各大校园,随处可见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带来的浓郁氛围。各校根据本校特色,通过宣传栏、校园网、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展以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的民族团结比赛等,让学生通过自我创造和学习的方式,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校园中,不同民族的学生身着多彩的民族特色服饰,下棋、摔跤、拉巴牛……一项项具有民族特色的竞技比赛,让孩子们的笑容无比灿烂;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将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孩子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在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记者看到,课间的操场上围坐着不少同学,原来他们正在排练《武松打虎》,简易的服装和道具,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编排,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校园里,孩子们正以一种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方式形成各民族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氛围,诠释着民族团结的真谛。
民族团结助发展
长期以来,海南州各校将筑牢和谐民族关系作为维护学校稳定、推进学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各校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加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英语话剧、藏语朗诵、校园小记者……在每个活动场所,都能看到教师认真授课,学生专心听讲的场面。活动过程既严谨又充满欢乐,寓教于乐,其乐融融,整个校园处处散发着健康与活力。
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组建的师生管乐队正是第二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在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之外,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师资力量,花费精力为学生们开办了钢琴、小提琴、二胡、手风琴、笛子、电子琴、长号、圆号、黑管等课外兴趣小组,这让孩子们有了文化课以外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老师对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路。乐器老师环克加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萌生了将西洋乐器和传统民族乐器相结合的想法。潜心研究下,终于,一曲曲由民族乐和西洋乐合奏的曲子缭绕在校园中,更走上了“梨花节”等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
“这个好点子来自于孩子们。有一次我看见两个学不同乐器的学生发生了争执,我就想,如果可以将两种乐器组合到一起,这样既能提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又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创新。”拉尧加说。
面对沐浴在民族团结春风下越走越好的学校,河西寄宿制学校的党总支书记、校长思希廷说,学校将美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倡导跨学科合作,让学生们德艺双馨,为将来的艺术人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民族团结入人心
随着民族团结创建的不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早已在海南州各校师生的心中开花结果,吐露出一派芬芳。作为由藏、汉、回等不同民族组成的民族地区院校,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也早已成为了加强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本本“扶贫励志,助学成才”资助计划书,写在纸上,更记在全校师生的心里。
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通过开办“珍珠班”、建立“爱心超市”、发放助学金、爱心捐款等形式,尽最大可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保证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和公共场所开展清扫卫生等公益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学生们理解感恩社会,奉献爱心的真谛。
各类助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诸多各民族贫困学子铺就了成长路,更激发了学生们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正如高三学生卡毛姐在她的民族团结主题作文中所写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各民族之间,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互帮互助,各民族才能共同进步。”
从浓郁氛围到一校多品,从特色教育到师生情谊。纵观海南州各大中学,民族团结已然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校园,并扎根在师生的心中。
时光飞逝,不变的是民族情,年复一年,永恒的是兄弟谊,这是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下,海南州各大中学的真实写照。在新的时代,学校这朵民族团结之花,也必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