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追赶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

09.05.2016  09:52

  青海新闻网讯 劳动技能培训让农牧民掌握了技术,改变了观念;医疗保险筹资标准高了,报销比例高了,还有了大病医疗保险;农牧区的娃娃们上学有补贴,还有营养餐……在我省藏区,人们追赶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民生保障凝聚人心,“获得感”正从这里来。

  再过两个月,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尕大滩村的松保大叔即将迎来第三个尕孙孙。孙子孙女承欢膝下,松保老人时时盘算着每月和老伴儿的250元养老金该如何为孩子们的小玩意、小零食分配花销。

  对于松保大叔来说,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日子里,有养老金领取,有新农合报销,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不仅有了保障、有了质量,“获得感”也来得更多更直接了。

  松保大叔的感受就是实实在在的“得到”,它就像一杆标尺,衡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衡量着改革举措的成效,也衡量着政府的种种努力。

  从收入到住房,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到社保,从出行到养老,一枝一叶总关情。每天都发生在人们身边的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者、参与者、受益者。

  “十二五”以来,我省实施多项普惠藏区的民生暖政,各级党委、政府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百姓期盼出发,给藏区人民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行走在我省农牧区,藏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是最瞩目、最时尚的建筑。在宽敞整洁的医疗环境中享受着现代化的就医环境,感受着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体验着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成为全省藏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场所。“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藏区卫生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藏区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业务用房紧缺、附属设施不配套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覆盖、卫生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极大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显著提高的目标。

  更加可喜的是,随着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藏区卫生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已全部实施完成。落实藏区卫生计生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共7大类,1685个项目,总建设规模48.2万平方米,总投资19.58亿元,重点支持了以县、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妇幼保健机构、疾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职业病防治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儿童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州县级民族医院建设、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建设。落实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资金6610万元,完成了16个基层计生服务站点业务用房建设,总规模1.38万平方米,为7个县区配置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台,为48个县、区行委配置孕前优生检查设备。

  在藏区群众心中,和村卫生室一样同被视为神圣殿堂的就是学校。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全省藏区有温度的教育力作和亮点多多。要问全省的民族教育怎么样?有数字为证:

  --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60.67万人;

  --民族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以上,中职学校在校生数量提高7个百分点;

  --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

  孩子能上学,孩子想上学,孩子愿意上学,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表现在老百姓观念上的变化,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我省着力保障教育公平,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向民族地区倾斜所取得的成果。2011年以来,民族地区教育项目累计投入达143.56亿元,民族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00余所;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0余所。实施三江源地区"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和藏区六州异地办学奖补机制,藏区从学前一年到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免费教育。在资助标准上,藏区学前一年年生均3700元,高于省内其他地区2500元;义务教育阶段分不同地区和中小学生均3435至4375元,高于省内其他地区430至830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生均4200元,高于省内其他地区300元。

  "老婆,我终于拿到高级工资格证书啦!"农民工王健激动地打电话给家人报喜。小小的证书不仅是技能的权威证明,也将让他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增加不少竞争"砝码"。正是通过这样的技能培训,很多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为了农民技工,对于他们而言,一个"技"字的增加,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同时也是职场能力的体现。获得资格证书的他们再进城务工,收入可大大提高。

  过去的五年,很多生活在藏区的年轻人不用再背井离乡到千里之外打工,也不会留下上不能赡养老人、下不能教育子女的遗憾,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实现自己的安居乐业梦。就业是民生之本,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收优惠、创业就业培训、创业补贴、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一揽子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密集落地。

  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达到154万人,累计输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更可喜的是,在众多政策的扶持下,群众创业热情高涨,全省向23718名各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37亿元,带动就业5.2万人。2015年11月底,全省向4378名各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9亿元,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0132人。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老百姓最重"实打实",随着全省藏区各项改善民生的举措统筹推进,惠民红包持续发放,直达最广泛的人群之中:

  百姓腰包鼓起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经过连续11次调整,平均待遇水平由每月935元提高到2910元,位于西北第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25元,列西北第一位。

  社会保障网密起来--截至2015年底,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共参保549.78万人,实现了从制度全覆盖到参保全覆盖的转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统一提高到550元,其中财政补助从人均255元提高到466元,为历年最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额统一提高到10万元;同时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发展成果"晒"出来--全省连年提高民政救助保障标准,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70元和200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396元提高到5826元。

  一组组数字,足以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改革的勇气和诚意,体会到涉及民生领域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一个个"民生梦"的实现,让老百姓眼里的发展成果不再仅仅是"统计数字",而是普惠千家万户的涓涓细流,是溢在心里的幸福感,写在脸上的满意度。

  相信未来五年,我省藏区人民收到的民生礼包会更加丰盈。因为,我们追赶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