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高原大地生动开展

11.03.2015  18:32
核心提示:   “青海青,湟水黄,三江源头是我家。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少数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当清晨

   “青海青,湟水黄,三江源头是我家。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少数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当清晨步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小学校园时,一阵阵琅琅的童谣声总会响彻耳畔。将民族团结写进歌里,以轻松欢快的传唱形式向孩子们灌输民族团结知识……这只是近年来我省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和美画卷进程中的精彩一笔。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青海大地,千百年来,在长期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间兼收并蓄、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团结稳定正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

  民族团结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早在200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在我省正式拉开帷幕,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如火如荼开展。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我省而言,做好民族工作更是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2013年,省委准确把握现阶段青海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殊矛盾,作出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号角一经吹响,全省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从组建领导班子,到抽调人员充实力量,从深入调查研究到反复组织讨论……智慧和力量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断凝聚。在创建过程中,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系统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带头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掌握实情,提出要求,指导工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紧握创建工作的脉搏,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按照“三年强基础,关键看头年”的要求,高标准、全方位、各领域强力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互查互评互学互促活动中谈经验、找差距,形成了“赶学比超、大胆创新”的创建新气象;海东市制定出台的“1+10”工作方案,建立起创建经费保障等机制……各级党委政府针对不同阶段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实际,精心谋划,确定路线图,签订责任书,大力引导和推动创建工作。

  全省上下持续开展宣传教育“进农牧区、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寺院”等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选树典型、示范引领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去年9月以来,选树的235个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各族干部群众创建热情……筑牢思想基础,始终把思想引导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夯实了创建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营造出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列表管理,落实责任,限时解决,各地建立了跨区域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办结销号”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跟踪落实,定期研判,定期通报。一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5431件,化解14190件,化解成功率达91.96%……把加强社会依法治理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着力攻克薄弱环节,切实聚焦精准发力成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创建中,一个个极具青海特色的创建经验在激烈的思想火花碰撞下、在生动的创建探索中应运而生,随着“班玛经验”的形成推广,“三基建设”的积极实践,“平安与振兴工程”的启动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各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汇聚起全省的力量,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征程。

  ……

  一年多来,严格依法治理、深化思想引导、充实基层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改进寺院管理、注重窗口单位建设等6项工作积极开展、稳步推进。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省委省政府倾注大量心血、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民族地区的民生冷暖,省委省政府也始终牵挂于心。

  放眼青海大地,一排排藏式新居,安住着万千群众;一条条新建道路,连接起大山内外;一所所现代化校园,孕育着祖国花朵;一座座新型医院,解除着群众病痛……黄河之滨、积石山下,三江源头、巴塘草原,祁连山下、果洛草原、隆务河畔……笑意写在了各族同胞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