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行时:群众利益无小事
央龙卡社区居民岩分说,今年4月份,社区居民筹措资金,为180户700余人通了自来水。如今,居民喝上纯净的自来水了,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上的难题。
囊谦县央龙卡社区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更是做到了“来去有人知、政策有人讲、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着实为辖区居民办了实事、做了好事、解了难事。社区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困难。
央龙卡社区坐落于澜沧江畔的囊谦县香达东街,有藏、汉、回、土、撒拉等民族, 949户3441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130人,残疾人201人,城镇低保户149户。
央龙卡社区将居务公开栏作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一个窗口,多形式张贴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规,社区党员活动室也被央龙卡社区作为宣传民族政策的主阵地,利用党员活动室采取远程教育网络、聘请老干部讲课等方式,在社区内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营造出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平等互助、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央龙卡社区内的建设区有近1公里的道路是砂石路,遇到雨雪天气,道路就变成了泥泞路;天气晴朗的时候,汽车走过,后面扬尘不断。今年4月份,社区争取资金,将这1公里铺上了水泥路,方便了建设区路旁67户社区居民。不仅如此,社区还争取专项发展资金,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商山路、香达东街安装了20盏路灯,解决了居民夜间出行难问题。
央龙卡社区始终将居民增收致富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着力点,鼓励居民自筹资金兴办商店、采石场、水泥板预制厂等实体经济,鼓励当地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动员社区有劳动力的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州、县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进行自主择业,广辟致富渠道。仅去年居民个体兴办的商铺13家,预制厂2家,餐馆3家,优化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
社区居民叶万患有白内障,眼睛看不见东西,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年收入只有4000元,是社区的特困户。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为他办理了残疾证,还为他送去了100斤面粉和500元现金,因为叶万是农村户口,社区还为他办理农村低保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建立党员联系社区居民群众制度,负责入户宣传政策、排查矛盾纠纷、帮助家务劳动、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是央龙卡社区一项有效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
借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契机,央龙卡社区建立了民族文化室,经常性地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联谊活动,充分调动起了群众参与民族团结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社区同香达镇联合举办篮球比赛2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1次,鼓励居民在自家门口自发进行跳“锅庄”、老年健身操等民族舞蹈。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举办,群众的广泛参与,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了各民族群众间的团结合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