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家庭同心共谱和谐曲

25.03.2016  03:26

  青海新闻网讯 步入2016年,黄南藏族自治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理念日益彰显,和谐与发展携手并进,一路同行。这一个又一个创建活动的“关键词”,已成为黄南州民族团结共襄盛举的动力源泉。

  先进区创建关键词:抓手

  “在新形势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引性,是现阶段推动黄南科学发展与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州委书记巨克中如是说。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黄南州着力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向全社会、各领域覆盖,以形成各族各界共创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州委将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围绕中心任务,组建机构、安排人员、解决经费,并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州目标考核体系。

  为提高黄南干部的战略思维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治区理政的本领,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州委立足实际,完善措施,把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促进全州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健全完善工作年度考核、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寺院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督查落实等7项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州各级年度目标考核,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会、一周年大调研、省内考察等活动,及时总结交流创建经验,找准工作短板,落实整改措施,着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实现创建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在目的上高度契合,一个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在黄南不断施行,为黄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推动着黄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迈出了最坚实有力的一步。

  先进区创建关键词:载体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推动黄南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黄南州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2015年,黄南州先后抽调各级干部4855名,在全州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广大师生和宗教教职人员中大规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涉藏维稳宣讲工作,不断深化思想教育引导,提升创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凸显区域特色。

  黄南州编印《应知应会百问手册》、《干部学习宣传读本》、《20种涉藏违法行为》等藏汉双语宣传资料60余万册,开设了藏汉双语创建工作专题网站,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户外宣传、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形成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网络终端村村有,宣传标语随处见、手机短信人人看的创建工作大宣教格局,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无盲区。

  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黄南州各小学每周开设一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并将民族团结宣传融入“六一”、“建队日”节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

  走过2015,悄然间,我们不禁发现,一种理念正润物无声地植根于黄南人意识的最深处,这就是: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人人有责、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先进区创建关键词:实例

  多民族、多宗教决定了黄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在全省工作中的特殊地位,赋予了创建工作特殊的意义。

  通过挖掘、培育、宣传不同层面、与自身实践联系紧密的先进典型群体,黄南州强化榜样示范、典型引领功能,给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强大活力。

  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在同仁县保安镇山狼艺术屯垦博物馆,作为该县送欢乐下基层的节日礼物,200多名老人领到了洋溢着幸福的“夕阳红”照片和一张张充满温馨的“全家福”,这些老人中有回、汉、土、藏等各个民族,民族和谐的盛世景象由此一览无遗。

  尖扎县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即:教育惠民、文化惠民、全民健康、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工程等,真情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在县城主要街道制作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由“三严三实”、“三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的骄儿学习的楷模”、“十佳公民”等共26块藏汉互译的灯箱宣传展板组成,集宣传教育、人文展示、环境美化为一体。

  泽库县在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关爱弱势群体,帮扶贫困家庭,救助残障儿童的活动,以实际行动不断创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内涵。

  政策的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去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正是循着这条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黄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先进区创建关键词:共享

  在黄南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进程中,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却是最具说服力的。

  回望2015年,正是这一组组流动的数据,才谱写出黄南创建活动那一串串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音符。

  去年民生支出达47.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74%;

  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投资12.47亿元实施完成一批农村牧区水电路基础设施项目,解决了5.79万人、45.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和5746户、2.09万人的用电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637公里,全州城乡面貌发生重大改变;

  全州建成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275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84个。建成234个村、16个社区和38个“四类安置点”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累计落实组织绩效考核“以奖代补”资金1357.4万元;

  完善党内关爱机制,率先在全省对全州连续任职10年、累计任职15年的966名村干部、2120名25年以上党龄的农牧民党员分别按每年1400元、960元的标准落实了生活困难补助;

  回溯过往,面对当前,放眼未来,对黄南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而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唯此,黄南未来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一切将无从谈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黄南必须站在这个时代命题的最前沿!

  心声

  唱好团结这首歌

  团结固则百业兴。经验告诉我们:过去,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民族团结;现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黄南同样离不开民族团结;将来,黄南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依然离不开民族团结。

  黄南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每一份宝贵经验都源于实践,将创建工作落实到基层、覆盖到人头,州委常委与干部同步蹲点调研,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解决突出问题着眼,化解影响黄南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州县干部下基层,集中宣讲中央对民族地区的关怀,回应社会关切。

  自下而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寺院)”,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谋弈于“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这个发展战略的大格局,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有利时机,通过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不懈实践,探索和积累了符合黄南实际、彰显黄南特点的诸多宝贵经验。

  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必须坚持思想引导,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依法治省理念,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群众参与和群众共享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依法、管用、和谐原则,创新寺院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必须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群众参与和群众共享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执行力、落实力;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实施,汇聚起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身边的感动

  张任邦和他的60多位亲人

  海东市平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坐落于县城的西南角,今年52岁的张任邦在这里担任主任已有4年光景,这4年中始终生活在“忠孝两难、痛并快乐着”的交织中。人们对他评价的是,仁孝双全,大有担当。

  “张阿爷,大夫说你不能再多抽烟了。”

  “陈老汉中午的药吃了没?你吃的饭一定要清淡,你的血压高,吃饭要注意,……”对福利中心的老人,张任邦每天挨个问过来,不然他就不放心。

  为了让老人们安心生活、舒心养老。在节假日里,张任邦带领几名管理人员在院子里开垦出5亩菜地,种植了青菜、西瓜、玉米、萝卜等20多个品种,还栽了果树、杏树等100多棵树。还利用剩菜剩饭和种植的蔬菜,饲养了猪、羊、鸡、鸭子等牲畜和家禽,来改善福利中心的伙食。

  “在这里张主任就没有消停的时候,福利中心的水、电、暖坏了都是他自己修,老人过节过生日他都是张罗操办,生活在这里的60多个老人都像他自己的亲人一样。”福利中心的员工唐生全对此深有感触。

  “你看,我身上穿的棉衣,还有棉鞋,可暖和了,都是张主任给我们买的。”今年62岁的祁永梅已经在福利中心住了快两年时间,他感恩的说。

  在福利中心8个工作人员中,像唐生全这样每个月只拿着微薄工资的临聘人员占绝大多数,许多员工都想走。但是,他们看到张任邦对待福利中心老人的真诚和和蔼,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医生加银吉说起张任邦就十分激动:“我没见过像他这样的‘儿子’,背着福利中心的老人来看病,守在老人病床前伺候,而上次他自己的母亲住院,他都忙的没好好照顾一下。”

  就在今年的大年初三,福利中心的一位孤寡老人去世了,大过年的张任邦像老人的儿子一样,为老人的后事跑前跑后地忙了好几天。

  “好人啊,谢谢主任。”去世老人的亲戚们事后连连称赞张仁邦。

  在福利中心张任邦有好口碑,而在家中,他却受到了许多亲人的指责。“他工作忙,我理解,但对这个家他亏欠的也太多了吧。”妻子李芬香谈到丈夫时,有一肚子的委屈。

  自张任邦担任主任以来,他以中心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福利中心的建设当中,很少有节假日和休息日。他一边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实施福利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按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这里,尽量让老人们生活的更好一些。

  荣誉榜

  奔小康的“领路人”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陆切村有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书记东主加。

  东主加自2006年担任陆切村支部书记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敬业奉献、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书记”。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东主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多年来,在农业生产和劳务输出上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前些年,因为有“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好政策,他出资建设奶牛养殖场,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集中了村内闲散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当部分村民因经济困难无力参股,东主加依然给其分配股份,让乡亲们共同走在发家致富的路上。

  东主加特别注意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里,认真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常深入群众,虚心听取意见和要求,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困难。他长期帮扶4户困难户,春耕时为他们送去化肥、农资,农忙时帮助他们干农活,冬天又为他们送去燃煤,帮助困难群众就医看病。他积极联系致富项目,帮助发展制种、养殖,2户困难群众因此彻底摆脱了贫困。他积极号召村两委班子成员、有条件的党员主动帮助困难群众,并带头捐款捐物。

  为了使各族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东主加凭着多年闯市场的经验,结合村情特色,把油菜制种、牛羊养殖和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支柱产业,引领各族群众不断走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多年来,他积极动员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经作制种,制种面积逐年扩大,油菜、青稞、小麦、双膜洋芋等高效制种近1000亩,自己种植油菜、青稞达200亩。养殖业作为陆切村传统产业,由于规模小,品种老化,难以形成规模,他积极组织养殖户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规模养殖。

  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陆切村养殖大户达到8户,通过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快了肉牛肉羊出栏,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东主加针对村里人多地少的现状,积极宣传政策、提供信息,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培养村里的“劳务经济人”,并且带动全村里的300多名村民外出务工。

  在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东主加积极组织群众在道路两旁栽植常青树,开展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变了村庄周围和街道脏、乱、差的面貌。现如今,陆切村真正成为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族团结、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