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庭硕:民族文化助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08.12.2014  13:32

      滇黔桂喀斯特山区,由于常年气温偏高、降雨丰沛,形成独特的峰丛洼地的岩溶景观。地表崎岖不平,土石相互错杂、叠压;一座座石山环绕的洼地毗连成片,形似蜂巢;地下则伏流溶洞纵横交错。“石多土少”的地貌发育出来的自然生态背景也具有独特性,高大直立的乔木不能连片生长,而木本和草本藤蔓植物却连片繁茂,占整个生态系统三分之一以上。在藤蔓类植物的庇护下,地表基岩和砾石长满了厚厚的苔藓类低等植物。这样的生态系统,可统称为藤蔓丛林生态系统。

  在这一生态环境下,世代生息的民族主要有苗族、瑶族、仡佬族。在特异生态环境的规约下,上述三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为区域性的趋同现象。经深入田野调查发现,他们的资源利用方式有如下四方面的共性特征。

  其一,不管是畜牧、育林,还是农耕,都尽可能不翻动土地,或者尽量减少翻动。他们使用的农具形制很小,目的是防范触动夹在石缝中的土层,以免导致极为稀缺的土壤和水资源流入地下溶洞或伏流。

  其二,在清理耕地时,不管是砍树木、去除藤蔓,还是割草,都要留下很高的树桩或草桩。其科学依据在于,植物种子可着生的土壤极为稀缺,凡是有土的岩缝都被其他植物占有,各种植物所结的种子掉落地上后,能够接触土壤的机会还不到千万分之一,因而他们清理耕地仅是控制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速度,而不是要使相应的野生植物“断送性命”。因此,留下较高的树桩或草桩,目的是使它们通过再生重新形成植株,确保地表常有绿色植物覆盖,以便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资源的无效蒸发和避免动植物被强烈的热辐射所伤害。

  其三,他们种植作物和牧草或抚育经济林木都取决于藤蔓丛林生态系统结构,以综合匹配多种生物复合并存生长。在他们的耕地中,直立的藤蔓类、丛生植物甚至是高大的乔木都复合并存,与周边的原生生态系统结构几近相同。其科学原理在于,通过多物种的复合种植,使得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才有利于熬过季节性干旱。

  其四,农林牧产品随熟即收,分批、分次实施种与收交错进行。这样的操作不仅是为了保护耕地中的物种多样并存,更为了确保地表植被的覆盖度常年超过85%,以便高效利用珍稀的水土资源。

  上述四大资源利用特点,是各族居民世代经验积累的总汇和体现。这样的资源利用范式,揭示了当地各民族文化对所处特异生态环境的创新式适应和制度性延续,获得了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系统维护两全其美的效果。前人曾将他们的文化适应和生态适应成果,归结为“山虽清而水不秀”。当然,“水不秀”那是当地大自然的结构性缺陷,非人力所能改变,但山常青则肯定是当地各民族文化创新适应特殊生态环境的结果。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1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