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民生,增进百姓福祉——深读近期经济形势之四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作为,围绕强支撑、惠民生、抓改革,集中财力,优先安排民生项目,全年实施35个民生项目,比2014年新增9个项目,提高20项基本民生保障标准,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系列措施切中百姓所思所盼,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民生改革力度加大
改革既是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潜力的治本之策,也是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所在。
为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省委省政府决定自今年3月1日起,取消和停征青海省设立的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涉及教育、公安、人社、林业等9个部门和单位。
为推进我省户籍制度改革,1月27日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施行,打破了户籍壁垒,户口不再分“城市”和“农村”。
到2020年,我省要基本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4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我省营商环境。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5.69万户,同比增长28.13%,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65个百分点,注册资本5007.54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54个百分点。
改革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严格执行减税降费让利的各项政策,清理中介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简化企业登记,除国务院明确保留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外,一律改为后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通过进一步改革,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培育和壮大了市场主体。
民生投入持续增加
围绕强支撑,我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重点支出,取得初步成效。今年1至4月,我省用于民生支出达30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
为确保我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完美收官,青海省水利厅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建设的决策部署,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水利投资,加大水利投入,截至4月底,全省共落实各类水利投资25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水利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今年全省继续整合各类资金,投资1456605万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八项实事工程”,涉及新农村新牧区生产生活设施、水电路话及绿化、农牧民教育和培训、农牧民健康、文化进村入户、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
为了加快4G建设步伐,我省投入80余亿元用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工作,加快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的政策落实,推动政府购买信息通信服务政策的落实,农牧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信息惠民”工程,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从扶贫扶智结合、开启农民“智”富门出发,我省推进教育扶贫力拔“穷根”。投入资金1.42亿元,对2.71万名贫困劳动力开展了涉及30多个专业的短期技能培训;对2000名藏区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进行资助。开展了“青春创业扶贫行动”试点,投资20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7715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13个,带动大学生和青年就业1838名。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民生。在财政资金的鼎力支持下, 今年一季度,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0天,优良率为66.7%,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23天,优良率提升25.6%。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较去年同期也有明显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下降17.8%、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24.4%,二氧化硫下降浓度41.8%、二氧化氮下降浓度7.5%,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全部低于新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关项目日均浓度标准值,城市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改善明显。
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围绕惠民生,我省全面实施民生十项工程,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低保、养老金等十多项民生保障标准全面启动、有序推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以民为本、弥补短板,省委省政府牢牢抓住改善民生这个发展根本。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高职单独招生扩面,落实“一州一校”职业教育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在原年生均小学600元、初中800元的基础上统一提高30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年补助标准由600元提高到800元。
社保扩面征缴有序推进。全省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统一提高40元,城乡低保标准、高龄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扩大重度残疾人补贴范围,将农牧区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月人均标准由50元调整至100元。
“现在每年都能拿到国家的‘工资’,而且这个‘工资’还在不断上涨,我特别珍惜,珍惜政府对高龄老人的殷切关爱,让我们老年人对生活更加有信心了。说起高龄补贴政策,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华奥新宁苑小区80岁的赵玉英老人连连称赞。
扶贫更加精准,救助更显实效。统筹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对口援青和社会扶贫,加快建设以黄河冷水渔业、海南草畜联动、班玛藏茶等为主导产业的扶贫产业示范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确保今年91个易地扶贫项目尽快落地,这一目标正在开启一扇扇幸福之门。
“产业扶贫让我走上了脱贫的道路,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也更有希望。”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村的公保加通过县上组织的汽修培训后,成为一名汽修工人,每月账户里多出两千多元的固定收入让他兴奋不已。
就业是民生之本,既关乎生活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个人价值的实现。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创业就业,打造众创空间;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认真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失业人员、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扎实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民生建设。全力稳控物价,从完善农产品流通、丰富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确保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
着力抓好民生重点工程。把落实民生十件实事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相关提标政策,加快推进青海师大新校区、13所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省级“三馆”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及早竣工投运。
吃穿住行、上学就业、养老看病,今年以来,民生实事分解落实、加紧实施,我省民生图景再添浓墨重彩,一枝一叶总倾注着各级党委、政府为群众谋福利、增福祉的执政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