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热背后的冷思考
盛世而兴藏,博古而知今。收藏品市场包罗万象:古往今来,天文地理,风水八卦,奇门遁甲……“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市场做不到的”,不论是以保值增值的名义还是以把玩、鉴赏、“修凡俗雅静心”为目的,收藏品市场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以及藏品背后包含历史文化渊薮与脉络,无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收藏,究竟是高端投资?还是大众消费?是“捡起石头发财”?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捡漏“偷着笑?还是“打眼”的“泪在飞”?不是发自内心喜欢的收藏能走多远?普通老百姓该不该入市?收藏到底有哪些门道?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奇石掀起青海收藏热的盖头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个人文化生活,我省收藏品也莫不如此,尽管古玩一条街、古玩城,迁移过几次,但热闹劲从未消停,甚至还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奇石古玩市场——西宁市城南新区逯家寨村青海省奇石古玩市场,足见收藏在我省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一定的影响力。
走进西宁市民主街青海古玩城,古董、邮品、钱币和古旧书、连环画琳琅满目,和综合市场共同构成这条街的喧嚣与热闹。据一位从事多年的艺术品收藏与买卖的蒋姓摊主介绍,以前消费群体大多数是外地商人,他们对青海藏饰品、民族手工艺品等藏品有兴趣。一些外地客商有时结伴而来,有些货品几乎一扫而光,近些年来的情形有所不同,被普遍认为是有钱人的收藏爱好,如今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与青睐,不少家庭在经济状况改善的基础上,会有意识地选择收藏古玩字画作为投资理财的项目。
奇石收藏爱好者刘先生说,在他看来,奇石和字画在青海居家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装饰美化作用。
据了解,青海奇石资源十分丰富,品种多达数十种,独特的质地、造型、图案,深受国内外赏石爱好者青睐。近年来,“以石交友”、“赏石活动”以及各种奇石协会、奇石研究会奇石收藏者自筹的各类奇石城、奇石馆、奇石苑、奇石斋等都成为国内奇石收藏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小小奇石,给格尔木、贵德、循化、西宁、小峡等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可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宝玉有价石无价。热得发烫的奇石收藏,也的确成就了我省奇石收藏卖出天价的传奇故事,更为重要的是,当大众能够参与到奇石艺术消费时,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些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去品评、鉴赏艺术。在这一大众参与过程中,他们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边卖边学中,一些原本文化素养不高的奇石爱好者和经营户,渐渐成为奇石行业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从而带动我省收藏业向文化品鉴的方向转身。
艺术品投资“钱”程似锦
青海随着近几年先富起来的人群的扩大,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以及其他领域的资金流向艺术品市场,使这种风气日渐浓厚,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艺术投资呢?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们看到了它的增值率,比股票、房地产更不具有风险性,其公认价值如同黄金,没有地域性,而且能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鉴赏力及修身养性的功效。
据了解,在青海艺术品的投资者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拥有雄厚资金和高端“学术智囊团”支持的企业家;二是纯粹以赚钱为目的入场,将艺术品当股票的“艺术投资者”,三是个人喜好而收藏鉴赏。而在这三类人中,王铮属于占据大多数的第二类人,这位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具有敏锐洞擦力的商人,看到艺术品收藏的广阔前景,决定转行,在他看来,想聚宝,就要识宝,而识宝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支撑,包括对艺术史的了解、对市场的洞悉,甚至对艺术家个人的熟悉等,而这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好在,他打小就和我省著名当代人物画家马西光熟稔,知道书画收藏市场上怪事多:只看重名头,而不计其艺术质量;真正的收藏家少见,而书画贩子居多;有钱的人不懂画、懂画的人没有钱……为了做好艺术品收藏的生意,王铮可谓“勤学苦练”,到北京向马西光老人讨教学习,并借助老人在美术界的影响力,了解美术界各类画派及其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市场行情,最后他决定“兵贵精,而不贵多!”,专一做马西光的作品。“马老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以及牦牛、骆驼、驴、马等动物形象,远离了悲凉、苦涩、舒缓、浑厚的情调,吟唱这块粗犷、豪放又充满雄风的土地和赞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艺术趋向及艺术价值高。再则,名人的赝品在艺术品收藏领域相对较多,能仿到八九成者不在少数,而我对马老的画,一眼可以辨真伪,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马老给我的支持力度和优厚待遇,是其他收藏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王铮认为,艺术品收藏要立足自己熟悉的领域,收藏家应是艺术的知音和保护神,而非短暂经济利益的画贩子和倒爷,不能只注重交易,不注重艺术品位。
做好“功课”量力而行
青海艺术市场发展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与资金动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2009年到2013年,市场成交总额逐年增加,充分说明了艺术市场的繁荣,日益依赖大规模的入场资金。据资深藏家介绍,艺术收藏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所以在谈论艺术收藏时,只谈它的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不谈资本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艺术品投资是作为减少投资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依我省的具体情况来看,买得起、玩得起真正愿意收藏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也表明,转型后的艺术收藏,金钱是难以回避的重要条件。
“德国艺术家博伊斯说:‘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也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评者,人人也都有机会成为艺术的收藏家。青海天然具备收藏的良好条件,多民族聚集地,多种文化汇聚,生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收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也是收藏能够在我省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收藏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提高,全民收藏热,体现了中华国力的日趋强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收藏并非人人都可以,无论古玩、字画、奇石……收藏都是建立在文化传承、个人修为和经济基础上的行为,作为投资,切不可以跟风,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使收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亮点,传承并得到尊重。(张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