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网络春晚另一种风味的“文化年夜饭”

03.02.2017  12:35
来源:青海日报

  街舞《醉拳》。

  曾经的石雕艺人索朗登上了民间网络春晚舞台。

  传统相声。

   1月15日,西宁市体育馆西部情大剧院内,弦歌声声,舞影婆娑,掌声阵阵。由青海朋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海红颜雅韵旗袍文化艺术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闻鸡起舞,朋桥远航——2017第二届青海民间网络春晚”正在这里举行。

  如今,电视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年夜饭”。继“电视春晚”之后,这些年,“网络春晚”又在各地频频举办,越办越火。那么,“民间网络春晚”又跟电视春晚有啥不一样?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西部情大剧院,一探究竟。

最炫民族风

  “初次相见的瞬间,

  我的眼神顿时有了光彩。

  没有你在身旁,

  我是多么惆怅。

  温柔善良的姑娘啊,

  你就是我的生命。

  仙女般的姑娘啊,

  你就是我的全部。”

  尽管大多数观众听不懂藏语歌词,但是当藏族歌手索朗唱起这首《情人》的时候,网络春晚现场的观众们立即被歌曲欢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所感染,全场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打起了拍子,为整台晚会掀起了一个高潮。

  索朗曾是一名嘛呢石雕刻艺人。他的老家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新寨村,那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嘛呢堆”的嘉那嘛呢堆。7年前,索朗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到四川成都闯荡。后来,他又辗转来到西宁,在一家藏餐吧里驻唱,表演藏族流行歌曲、原生态歌曲,还演奏藏族传统乐器曼陀铃和龙头琴。几年间,索朗成了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演员。数月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报名参加了民间网络春晚的节目选拔,并顺利通过了各个环节的筛选,进入了最后的正式表演环节。

  “多年来一直孤身在外打拼,对家乡的思念就像酿造青稞酒一般,时间愈久,愈发浓烈。”索朗说,“今天,能够登上民间网络春晚的舞台,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我的荣耀。我要让家人通过网络看到我的表演,看到我的生存状态。我想他们一定会为我骄傲。”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土地,千百年来,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的文化在这里各美其美,交相辉映。这个特点也充分显现在民间网络春晚的节目里。

  《彩色风景》是个青海多民族的服装秀,虽然表演者是一群大妈级的业余演员,但在一抬手、一举步、一驻足间,无论是旗袍的高贵典雅,还是青海少数民族服饰的神韵,都被她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韵》是《彩色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老师孟桂琴告诉记者,打造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展示青海藏族的服饰文化。为此,她们统一定制了藏族的传统服饰和现代时装,而各种藏饰都是演员自己出钱购置的。“通过训练和表演,大家不仅身体好了,而且精神气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孟桂琴说,2016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一个模特大赛上,她们表演的《藏韵》夺得了金奖。

  演员拉日措则有自己的体会。她说,《藏韵》里藏族服饰,既有地道的传统服装,也有现代时装,既有康巴藏区的服饰,也有安多藏区的服饰。“作为一名藏族人,能作为演出团队中的一员,把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我感到很自豪。”

  不仅仅是索朗的演唱、《彩色风景》的服饰展演,从舞蹈《同智梅朵》到《回族姑娘》,从女声独唱《青海人》到葫芦丝演奏《花儿香》,这场民间网络春晚始终吹拂着最炫“民族风”,闪烁着耀眼的地方文化色彩。

  草根舞台

  如果不是被工作人员搀扶着上场,人们很难发现杜智育是一名盲人。他表演的是一首赞颂母亲的歌曲《天下最美的女人》,音色饱满,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杜智育上场前,记者就和他攀谈了起来。“我的眼睛看不见,领带打得不是很好,能不能麻烦你帮我重新打一下?”他对记者说。

  杜智育今年60岁,以前在一家工厂工作。2000年以后,他发现自己的视力逐渐下降,发展到后来完全失明。那段时间,他郁闷,彷徨,不愿意与人接触。最后,还是歌声带他走出了那段灰色的生活。

  “与其躲在家里哭,不如走出家门笑。”杜智育总结道。

  杜智育年轻时就喜爱歌唱,并有很好的天赋,失明后,他开始参加社区和城北区残联组织的文艺活动,并渐渐成为一名“草根文艺达人”。杜智育不仅在各种场合表演独唱节目,还在合唱中担任领唱和朗诵者,经常带领社区群众和残疾人排练歌曲节目,他个人还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拿过银奖。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要比身体健全者少得多,他们往往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我很感谢主办方为残疾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舞台。”杜智育说。

  和60岁的杜智育同台演出的还有壹柒舞街舞工作室的年轻人。随着中国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5个年轻的舞者把一个融合了西方街舞与中国传统武术的舞蹈——《醉拳》呈现在人们面前。只见舞者步态踉跄,醉态可掬,把武术的跌打摔拿、街舞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展露无遗。

  “要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这个节目中,我们自认为把两者拼接得还算比较好。” 27岁的时装店老板骆志鹏是《醉拳》的编导,有着成熟的思想和话语。他既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跳街舞、打游戏,也喜欢中国书法、喝茶品茗。

  骆志鹏还道出了他对文化的思考:“文艺节目需要传递正能量,作为年轻人,我们需要传承民族的、古典的东西,文化既要与外界交流融合,还不能忘本。”

  “在我看来,不愁吃不愁穿,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骆志鹏十分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说,壹柒舞街舞工作室中,既有在读的大学生,也有小老板和年轻的公务员,他们都不需要靠街舞来谋生。热爱街舞纯粹是因为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快乐。“因此,《醉拳》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表达。”

  晚会策划曲怡璇告诉记者,在这场民间网络春晚中,参加者的年龄段从3岁到70多岁,有学生,也有退休工人、医生、公务员和个体从业者,从初赛开始,共有100多个节目、1000多人参加了选拔比赛和演出。

  谁为“文化年夜饭”埋单

  众所周知,办春晚是一件“烧钱”的事。那么,今年的民间网络春晚由谁来“埋单”?

  记者了解到,本次民间网络春晚所有经费均由青海朋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总经理张玉桥表示,公司在青海发展了12年,12年来,公司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不断成长,青海文化和青海精神也使公司受益良多。因此,总想做点事来回馈青海的父老乡亲们。

  “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不能只想着获取什么,还应该多想想付出了什么。”张玉桥说。

  在玉树抗震救灾、汶川抗震救灾、云南抗旱中,朋桥公司都积极捐款,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14年和2015年,青海朋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在西宁市组织了十二三场文化义务演出,为群众送上文化的大餐。

  张玉桥说,青海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博大厚重的民间文化让人震撼,老一辈人为了国防事业在这片热土上忘我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令人深受感动。“我总在想,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把这些文化和精神财富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就有了办网络春晚的想法。我们的想法是:突出民间、民族、民俗特点,发掘青海本土的草根名人、大众达人,让更多有才艺、有展示追求的普通百姓能够通过网络上春晚。节目力求贴近百姓,旨在弘扬本土民间、民族、民俗文化,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互动娱乐平台。”

  为了避免一些网络春晚在举办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组委会还从我省知名专家、教授中邀请决赛评委,以保证活动的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参赛者均免费报名和参加比赛。

  表演独唱节目的杜智育认为,今年的民间网络春晚,邀请了专业人士担任评委,晚会在组织等方面比去年更加规范,节目的档次提升也很明显。

  张玉桥说:“今年,我们的民间网络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腾讯和爱奇艺网络直播。今后,我们还准备将把民间网络春晚节目翻译成藏语。我们的目标是,凡是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能看到我们的民间网络春晚。”

  “文化年夜饭”怎样做更可口?

  毋庸置疑,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自诞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俨然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年夜饭”,成了中国人过春节的“新民俗”。然而,回首凝望,人们不难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春晚刚刚诞生时,全国人民几乎是一片叫好声;而现在,则是对电视春晚的吐槽声年年不绝于耳,电视春晚越来越难办了。

  原因何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刚刚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十分贫乏的年代中走出来,乍一遇到“电视春晚”这个新生事物,无不眼前一亮,被其丰富多彩的节目所吸引。于是,新奇、满足、应接不暇、心向往之、发出不绝于耳的叫好声,这种种反应都在情理之中了。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如今,大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文化年夜饭”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一场央视春晚已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于是乎,无论每年电视台和春晚导演们有多么努力,对电视春晚的吐槽声似乎总要高过叫好声。

  那么,“文化年夜饭”该怎样做才更可口,更受大众欢迎?

  年复一年,就在对电视春晚的褒贬评论声中,在观众对春晚节目求新、求变的期盼中,一个新生事物—— “网络春晚”悄然登场了,而且从沿海到内陆,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越办越多,越办越火。

  “春晚”从电视走向网络,首先是传播手段发生了变化。不同于电视媒体的“高大上”,网络媒体因其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对普罗大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与亲和力,嫁接了“春晚”与“互联网”的“网络春晚”也是如此,它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平民气质。网络春晚传播方式的便捷化,更有利于大众收看——凡是有信号的地方,哪怕在遥远的牧区,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人们都可以即时观看到网络春晚的节目。

  春晚从电视走向网络,其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四平八稳到时尚前卫,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面面俱到到更注重个性化的表达。电视春晚就像是在大饭店里品尝的大餐,虽则餐具高档,菜品美观,然而总感觉千店一味,似曾相识。网络春晚则更像是街头食摊上的各色小吃,虽然名头不大,却更有特色,风味更佳,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

  从电视走向网络,春晚舞台上的主角也发生了变化。网络春晚虽也不排斥明星大腕,却更青睐于网络达人和草根明星。由于参与门槛的降低,从上老年大学的大爷、大妈们到热衷于街舞的时尚青年,从藏餐吧里的驻唱演员到身有残疾的文艺爱好者,谁都有可能参与到网络春晚中来一显身手,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节目。同时,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及时对网络春晚的节目评头论足,发表意见和看法。

  这些都说明,由于和互联网的联姻,春晚变得越来越能适应不同观众的口味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作“文化年夜饭”的享用者,也成为了它的烹制者。

  “文化年夜饭”怎样做才会最受大众欢迎?“网络春晚”只提供了其中的一种可能。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嫁接”不断产生新生事物的今天,究竟还有多少种可能,恐怕谁也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