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风云变幻气象新曲线 ——记2015年度周光召基金会气象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2015年5月23日,是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不论是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德力格尔研究员,还是他率领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队伍,都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全新的起点。因为就在这天,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上,德力格尔研究员代表团队捧回了以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名义设立的气象科学奖的金色奖杯。这是全国气象行业第一个周光召奖。
“这奖不属于我,它属于集体,属于瓦里关。”握着奖杯的德力格尔说。
一
循着“瓦里关”人常年走过的路,我们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的瓦里关山下。时令已是初夏,渐染绿意的草原、悠闲穿梭的羊群,还有一座海拔3816米、相对高度490米的高山,除此之外,方圆20公里没有人烟。从瓦里关山脚下顺着草原上回环曲折的羊肠小道走7公里的路程,来到瓦里关山顶,近在咫尺之间,五星红旗、世界气象组织会旗、观象台台旗在风中招展,白云缭绕触手可及,眼前这幢三层小楼就是德力格尔们的家。
“远离人类活动,地理位置特殊,正是监测地区大气本底‘原生态’成分的理想场所,因此这里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在欧亚大陆唯一选定的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址。”此时,这位脸膛黑红、衣着朴素的蒙古族汉子向我们介绍起这个他已经工作了13年的地方,谈起自己的“老本行”,德力格尔显得激动又兴奋。
“简单说,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全天候、高密度观测大气中的各类数据”。据德力格尔介绍,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拥有温室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黑炭、降水化学和大气物理等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每天要产生6万多个数据。然而,这对于高海拔地区的瓦里关来说,何其艰难!
“昨天刚到这里,走台阶就像背着30公斤的行李,爬两步楼梯就开始喘粗气,必须休息一会再继续走,缺氧的缘故,晚上睡不好。”采访中,我们恰逢从浙江杭州临安区域大气本地站赶赴该站进行设备维护的马千里,他说,非常敬佩常年坚守在该站的所有气象人,他们每日监测的数据为气象数据库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他们每个人的辛苦付出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月飘雪是常常能看到的景象,一下雪,上山的路被冰雪封住,我们只能沿着悬崖边的盘山道步行;冬天在屋子里也能听见呼啸而过的狂风,感觉整个房子都快要被掀翻了。”在这里已经工作12年之久的业务监测科副科长王剑琼回忆起往昔,脸上掠过一丝委屈,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我们研究的二氧化碳曲线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现在看来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为了保护观象台附近区域的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瓦里关没有“人间烟火”,吃饭经常是以馒头和水对付过去,吃一顿有菜的饭也要到距离这儿30多公里外的龙羊峡镇上买饭,一个来回一上午时间就过去了。
二
然而,面对高寒的恶劣自然环境,瓦里关的气象“卫士”们选择了默默坚守。他们用在线观测的第一手资料绘制了一条二氧化碳变化曲线,得出的结果与美国建设较早的夏威夷蒙多罗拉气象观测台的数据相同。其观测数据是全球气候变化评估的主要数据依据,成为历次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与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资料,也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来源。
鲜花盛放20年,雪花飘舞20载,即便海拔高、气候异常、环境恶劣,但坚强勇敢的“瓦里关”人长久坚守在此,经二十年观测所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已成为各国气候学界和大学大气候研究与教学的经典资料,被称之为“青藏高原曲线”、“瓦里关曲线”。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来自瓦里关的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全球的温室气体含量是增加的。在此后的政府间的谈判会上,这也为我国支持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提供了有力依据。“瓦里关提供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数据,为政府实施节能减排的计划和目标提供了参考。”德力格尔骄傲地说。
去年,德力格尔卸任,退休后,他又凭借自己多年气象工作经验,协助格尔木市气象局科研人员进行关于沙尘暴防治方面的研究。在回忆起自己40年的气象生涯和13年的瓦里关工作时光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气象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成绩的,想要看到成绩,就要脚踏实地坚守,就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