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扶贫 让藏乡旧貌换新颜(图)
慰问贫困户
给群众送去化肥
为村民检查身体
喜上眉梢
送去慰问物资
为特困户送去慰问金
帮助群众检查身体
村民在自家的水龙头前清洗蔬菜水果
修建的涝池
十月的黄河谷地秋意浓浓,阳光温暖而柔和。72岁的藏族阿妈青毛正在自家的水龙头前清洗着蔬菜和水果。听说我们是水利厅的,阿妈用生硬的汉话说:水利人好,水利人为我们办了好多事情,通了自来水,我的姑娘不用出去驮水了,也可以出门打工了。你看我家还盖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好了。阿什贡村党支部书记更嘎介绍说,一直以来,青毛的家是村里最贫困的家庭,老人的老伴去世早,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家里没有男劳力,天不亮她就要上山砍柴背水,由于浇不上水,几亩旱地只能靠天吃饭,遇到干旱年份,地里收不上粮食,经常靠政府和乡亲们接济过日子。后来她的大女儿因家庭变故又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家里,人口增加了,平均收入更少了,日子过得艰难而苦涩。自从省水利厅与阿什贡村结成对口扶贫联点帮扶单位后,她家被做为重点扶贫户,水利厅每年都给她家免费发放化肥、赠送面粉粮油。同时还安排人帮助她做好春耕生产,地里能浇上水,粮食产量提高了,家里通了自来水,女儿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家里的收入明显增加了,短短几年她家的面貌就得到了改变。老人激动地说:“我可赶上了好日子,现在住上了新房子,穿上了新衣服,再也不用为过去的穷日子发愁了”!
贵德县河东乡阿什贡村位于县城以东11公里,九曲黄河从这里流淌而过。全村有人口86户350人,是一个藏民居聚区,拥有耕地面积1600多亩,是《贵德县扶贫开发规划》中确定的26个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阿什贡村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缺水矛盾非常突出,村民饮水非常困难。几年前,省水利厅与阿什贡村结成了对口扶贫联点帮扶单位。
第一年,省水利厅就派出驻村干部通过入户访民情、座谈讨论听民意、深入基层察民情、联点帮扶定计划等多种形式,突出从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等方面着手,制定工作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逐步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条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先期实施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两项工程,并在年内开工建设。积极筹集资金解决了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保证了春季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由厅党组各成员分别牵头,把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分成5个帮扶小组,与该村五户特困家庭攀亲结对,帮助他们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三年来,省水利厅先后投入640多万元,解决了全村350人、5800多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1200多亩地浇上了水。“自来水入户使我们几辈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水利人还给我们修建了三座涝池,修建了将近9公里的渠道, 过去的山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把生产生活搞上去……”古稀老人扎杰的一番动情的话语将群众用上安全水的喜悦表达无遗。
三年间,省水利厅通过项目支持、技术援助、解决农资、定点扶贫等措施,切实解决村民们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引导村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业、胡麻油加工等产业,从根本上改善阿什贡村贫困落后面貌,把政策、技术、文化、思想、温暖送到了群众身边。几年前,全村只有6000头(只)牲畜,如今已发展到14700头(只),过去每亩地平均打粮食300多斤,现在可以达到600多斤,过去全村人均收入不到700元,现在人均收入1900元。说起这些,村支书更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动情地说:“通过水利厅的帮扶,阿什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党的‘强农、富农、惠农’好政策,感谢省委省政府对藏族群众的关怀,感谢省水利厅对阿什贡的真情帮扶……”水利人也不会忘记,两年前,更嘎和村委会主任宽太加从百余公里外的贵德县赶到西宁,将一块书有“苦尽甘来、饮水思源”的牌匾送到水利厅领导手中,衷心表达全村350多名藏族父老乡亲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意。
架起“连心桥”,永葆“血肉情”。红彤彤的感谢信、金灿灿的锟锅馍、沉甸甸的牌匾、圣洁的哈达……表达的不仅仅是阿什贡人对省水利厅党组践行群众路线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广大水利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具体行动的由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