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
青海新闻网讯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据了解,生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年至400年。
追溯水土流失的根源,我们暂且不说其客观因素,说白了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在那个解决吃饭问题的年代,主要靠开荒广种薄收来增加粮食产量。历史记载,青海上世纪有过3次较大规模的垦荒,其中,1958-1960年全省开垦了38万公顷不宜开垦的土地,1963年被迫弃耕21.09万公顷,使天然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土保持的政策举措,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近年来,青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梯田建设为重点,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治理开发与监督管护并重的水土流失防治格局,诸多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开始呈现山清水秀的景象。
然而,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境内河流纵横,雪山林立,冰川广布,沼泽连片,湖泊棋布,谷丘相间。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与其他生态建设项目相比,水土保持建设资金标准过低就是一个问题,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再一个是治理区域狭窄。由于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一直在黄河流域,也就是我省东部农业区,而长江、澜沧江和内陆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一直处于落后和半停止状态。
生态文明建设既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更多的属性则应该是物质基础和人类经济活动。因而,如同所有的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样,生态保护和建设必须依赖巨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正常运转。而且我们要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一般都是投入巨大,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即便能产生经济效益,也是周期长,见效慢。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长远的投资机制。
这种投入还应该包括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包括对水土流失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以及社会各界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等,成熟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所在。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中国重要的环境和生态修复重建工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我们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保护预防为主,使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