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教育”,青海当先行
日前,全国水情教育培训班在北京举办。这是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全国水情教育员培训班,是水情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水情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培训并光荣地成为了全国第一批水情教育员。笔者作为其中一员,深深感到青海的发展与战略抉择决定了水情教育的重要性,青海本身就是一个水情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当先行一步,走在全国前列。
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作为边远省份,青海也许没有物质上的高度,但水生态文明的高度却与生俱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就是青海的一切,水情即省情,青海水生态文明的高度影响着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这一切注定了青海水情教育与水文化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因此,应通过持续不断的水情教育,加深公众对我国复杂水情的认知,唤起社会各界的水忧患意识和水危机意识,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这其中,除了水利事业发展宣传之外,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水文化遗产等都应该得到大力普及和宣传。通过水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引导社会公众从文化角度审视水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不断丰富水文化内涵,弘扬和传承优秀水文化。同时,水情教育在写进每一个五年规划、得到重视的同时,更需要学校、企业、社团等社会组织、科研院校共同推动。应以基地教育、媒体宣传、学校及社区教育、主题活动、志愿行动等途径和方式,引领开展水情教育与宣传,促进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试想想,青海高铁通了,很多航班也通了,对外开放使青海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青海展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土,更要展现给世人一个“美丽的水世界”。因为这里的人爱护每一草、每一木、每一条河流,最懂得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也正因为他们这样深爱着这片土地,爱护着这里的生态,才使三江之水有了丰沛清澈的水源,这也许才是未来青海打造成为世界生态公园所应有的独特人文文化和人文气质。而这种气质和文化的养成少不了我们的水情教育和水文化的宣传的涵养。润物细无声,“水情教育”,青海当先行。(谈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