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 水绿 牧民富——三江源再现大美草原
到了夏季,青海进入最美丽的季节。走进草原,绿草盈盈,各色野花盛开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牛羊像珍珠般撒在草原上,牧人帐篷冒着袅袅炊烟,真是一幅绝美景色。
黄河穿过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后,被岷山和西倾山当头截拦,于是折向西北,进共和盆地,然后又重新转向东流,在我省东南部划出一个“S”形大弯,人们便把这里的滨河牧区称为河曲草原,果洛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就坐落其间。7月初,记者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走进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河曲草原犹如一张翠绿的绒毯,铺在九曲黄河第一弯两岸,牛羊散落其间,悠然自得。
河南县地处三江源保护地区,曾经在这个县赛尔龙乡工作了8年的蒙古族干部恩克深有感触地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我们这里的草原一年比一年绿了。
二
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主要内容:对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根据草原载畜能力,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的载畜量,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安排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为实现草原牧区“转人、减畜、转移生产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青海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达5.4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74亿亩。在国家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从2011年开始实施补奖政策,到今年国家累计下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97.35亿元,全省2.45亿亩草原实现禁牧,草畜平衡面积达2.29亿亩,牧草良种补贴210万亩,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聘用9489名草原管护员对全省禁牧和草畜平衡区草原实施有效监管。
三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全省退化草原植被得以休养生息,从根本上遏制了草原退化加剧的趋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和改善。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草原围栏1.62亿亩,各牧区县冬春草场基本实现围栏。通过各项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实施,草原植被恢复较快,增草效果明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草原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1.6个百分点,牧草平均产量提高26%左右。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青海湖流域沙化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1个百分点,黑土滩植被盖度提高38%,可食牧草增长9.53个百分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三江源头再现千湖奇观;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上升,再现40年前景象,哈尔盖河、沙柳河、泉吉河等河流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观。藏羚羊、普氏原羚、藏野驴、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赋予牧民长期稳定的草原使用权,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牧民保护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主人翁意识。祁连县拥有天然草原面积1679.29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1552.05万亩,从2011年至今,全县禁牧面积达511.36万亩,涉及牧户3600户,实施草畜平衡面积1040.69万亩,按照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天然草场放牧的超载牲畜比例逐年压减,天然草场放养牲畜由171.38万个羊单位减至136.73万个羊单位。河南县赛尔龙乡兰龙村,2010年牲畜存栏5万羊单位,2013年牲畜存栏3.5万羊单位,两年共减畜1.5万羊单位,草场负荷减轻,植被生产力逐渐恢复,生态效果明显改善。
四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既是一项重大的生态保护政策,更是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全省76.53万户牧民享受到了政策补贴,人均年增收1588元,其中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人均牧业收入为2593元,年人均补奖收入2578元,两项收入合计年人均达到5171元,比政策实施前的牧业人均收入1841元增加了2.8倍。2014年祁连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2万元,较2013年人均收入9887.25元,增长13.53%。全省牧区通过组建村级草原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解决了9489名牧民就业,牧民通过开展草原生态管护领取劳动报酬,管护员人均年增加收入16540元。
为了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全面落实补奖政策,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入”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落实与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畜牧业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四位一体”,统筹规划,综合实施,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后续产业发展上,强力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扩大牧草良种繁育和人工饲草基地建设规模,通过落实牧草良种补贴政策与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全省人工饲草保留面积目前达到669万亩,年产鲜草498万吨,相当于339万羊单位一年的舍饲量。
各地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为契机,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牧民合作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目前已组建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分别达到72.5%、67.8%和66.9%,其中334个实现了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经营、统一技术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在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仅2013年,牧区共种植饲草151.3万亩,建成牛羊季节性育肥场232个,冬季集中育肥出售牛羊45万头(只)以上。海晏县哈勒景乡通过合作社使全乡60%以上的羔羊进行舍饲,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进一步巩固了草原生态保护成效。
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副处长李文平介绍说,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农牧民转产转业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民们由原来仅仅依靠单一的游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从事一、二、三产业并存的生活方式,据了解,现在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中,65%以上均开办有不同规模的特色畜产品、民族工艺品加工厂,有12个合作社利用旅游资源发展餐饮、住宿业,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业为辅的二元收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