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公寓”隐患多
求职公寓室内一隅。
“专为来北京求职、考试、培训、在京工作的大学生提供的中短期住宿的学生高档公寓,安全卫生、每天租金仅仅40元,是求职大学生在京的理想住所……”对于在京求职的大学生“北漂一族”,正常租房动辄五六千元的月租金、押金、中介费负担不小,于是,类似于酒店、按天和床位收费的“求职公寓”应运而生,并有一房难求之势。
一套求职公寓住了20多人
“我们这套三居室里,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客厅也摆了床,住满了能住24人,现在还空着2个。”
一样的高双层架子床、一样的铁皮柜子,卫生间和浴室都是公用的,刚刚从一所民办大学毕业的小姜觉得,这里除了人不认识,与在学校时的集体宿舍没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交通方便还便宜,也没有押金、中介费。我租的是6人间,一个床位按天算一天40元,我是按月租的,一个月700元,另外,还交了50元的空调费。”小姜现在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助教老师,实习期3个月,每月实际收入只有3500元左右,他觉得1000元是他能承受的租金上线,这个价位,只能租远郊区的一个单间,而能在东三环双井桥租到房子,虽然是“群租”,他还是挺满意的。
“我把这儿当做我的中转站,等转为正式员工稳定下来、涨工资了,我再搬走。”小姜这样想。
求职公寓日租房“日光”
记者在多个租房网站上看到,现在,像这样打着“求职公寓”旗号的房源不少,基本集中在东南三环、五道口、定福庄等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区域。提供被褥、独立带锁专柜,空调、有线电视、热水洗澡、宽带是基本配置,条件好一些的,还提供独立的厨房和洗衣区。床位费根据单间人数和环境不同,报价每天在25元至60元之间。
日前记者随机拨打了4家求职公寓的房东电话,询问房源情况。
“您这儿现在还有空床位吗?”
“你住多长时间?”像是经过统一培训一样,4家房东都这样反问。
“一周左右吧。”
“那没有了。”3家房东这样答复,其中一位女房东说,你要住的时间长,还可以给你调一个,住的短,就算了。还有一位房东非常不耐烦,多问几句,就要挂电话:“我这儿忙得很,你要想住,提前一天给我电话,有床位,我就给你,最好6点之前打,晚了肯定没有。”
求职公寓没合同也没发票
因为叫“求职公寓”,在咨询时,房东都称,如果租房,需要带身份证和毕业证。但当记者表示,毕业证没带在身上时,房东都不那么计较。其中一位房东这样说:“如果没带毕业证,也无所谓,我看年纪就行。”
“一开始,房东都要求提供身份证和毕业证,但我就没提供毕业证。听同室的人说,房东要求毕业证,是觉得学生单纯、好管理。实际上,我在这儿住了一周了,看有的人租房都没提供身份证,交钱就行。”小姜向记者介绍说。
不仅对证件要求不严,在入住时,房东也不提供合同和发票。“我们是日租公寓,你住酒店有合同吗?”在记者要求房东提供合同时,一位女房东这样说。如果按酒店管理,那总该有发票吧。“我们是私人的,没地儿给你找发票去。你要非要也行,我帮你解决,但要收10%的手续费。”女房东又这样说。
对身份核查不严,又没合同、没发票,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小姜说,他还没想过。不过,他住了一周了,除了一个室友的充电器丢了,也没什么问题发生。
“我们房东很厉害,听室友说,之前有个同学回来晚了,还大声嚷嚷,被大家投诉,就让房东给撵走了。”记者了解到, 多数打着求职公寓招租的并非房主本人,而是二房东,甚至有些小中介,在一个小区里专门租下几套房,重新粉刷,购置新床,再对外招租。
“求职公寓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群租房,这些群租房都在居民区里,没有经营执照,肯定是违规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一家大型中介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不过,他也认为,因为有市场需求,出租人利润丰厚,执法部门又不能挨家挨户敲门去查,只能有人投诉或者得到线索才能出动检查,所以,尽管不合规,这种求职公寓还会长期暗中存在。
现场
拥挤公寓存安全隐患
“我们这里比其他求职公寓条件都好,免费WiFi、24小时热水供应、3个卫生间,另外有空调、冰箱、洗衣机,还可以做饭……”记者致电东三环一家求职公寓咨询时,女房东这样说。那么,实际房源真的如房东介绍的这样吗?昨天下午,记者跟房东约看,进行了实地走访。
说是看房,其实是看床位。穿过双井桥东南林林总总的住宅小区,记者来到一处2层的宿舍楼前:掉了漆的外墙,锈迹斑斑的塑钢窗,楼周围晾晒着衣服和被褥。再往周围看,铁门对面是一家餐厅隆隆作响、油脂麻花的后厨。
进入铁门,房东指着一个小门说:“你先上去吧,我去拿钥匙,马上就来。”
独自走在已生了锈的楼梯上,安静的可以听到脚下铁板与扶手间摩擦的声音。刚上二层,就看见还在滴水的淋浴喷头。这时房东介绍说:“我们这儿24小时热水,什么时候洗都行。厕所就在旁边,有三个坑,不用排队。”
房东指着另一边说:“这是两人间,1200一个月。她们刚搬走,准备再买两张上下铺,变成4人间。你看这儿有柜子,有桌子,还有空调,多好啊。”但我看见的是大学宿舍都不会再用的30厘米小铁柜,一张掉了漆的上世纪流行的黄色办公桌和电路老化的空调。
“这是四人间。”她又打开另一扇门说道,“这个你要租给你900元,都是你们同龄人,卫生有专门的人来打扫,还有WiFi。”房东指着用胶条粘在墙上的路由器说道。路由器旁边堆满了电线,电线旁是一个一人高的冰箱和满是污垢的饮水机。房东见我往冰箱的方向看,于是说:“冰箱也是免费使用的。”说着随即打开冰箱让我看,只见里面,冰霜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其余的都是“室友”们囤的水果。
房东又打开了一间6人间的门。看见里面有人,小声对我说:“这个月租700元。”一个女孩正盘着腿坐在床上写东西。闲谈几句后,我问她每天都是坐在床上学习吗?她指着脏乱不堪的桌子说:“那里太窄了,而且人多,堆的全是东西。”
女孩还以过来人的口吻提醒我:“如果你想住,建议你买一个可以煮饭的铁锅,这样能节省不少钱。”
房东见我们聊天,有点儿警惕、有点儿不耐烦地说:“别聊了,什么时候能来住,快点儿决定。”我推托明天有事儿,打算后天就搬进来。然后就赶快下楼了。当我要迈出铁门时,无意中看见门后竟放置着3个做饭用的煤气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为居住在这里的人的安全担忧起来。
本报记者 李海霞 实习生 张梦媛 D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