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水青山定调发展底色——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三
今年53岁的云塔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拿了几十年牧鞭的他戴上袖章,成为了一名生态管护员,每个月都有1800元的工资。吃上“公家饭”让云塔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去年10月份,当地政府开展“生态体验”旅游扶贫项目,包括他家在内的21户贫困户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提供食宿、当好向导,十几天下来就有几千元的收入,家门口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生态好了,牧民富了。从牧民到生态管护员,从“公家饭”到“旅游饭”,云塔生活中的每一个改变,都和生态保护息息相关。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日益普及,“生态”“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保护环境已成为居住在三江源地区群众的共识。
一度电背后的能源变革
黄河源头,寒风习习。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城的中民光伏玛多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1号片区电锅炉的厂房内,工作人员王魁正在仔细查看每一台设备是否都在正常运转。
“以往是灰头土脸,现在,是无尘作业。”回忆起这几年工作环境的变化,烧了好几年锅炉的王魁感慨不已。
几年前,王魁上班需要全副武装,“大褂、口罩、手套缺一不可,即便如此,一天拉煤、上煤、烧煤忙活下来,连痰都是黑色的。”
如今,只要按几个按钮,源源不断的热气就从这里送到县城的家家户户。虽然他省了力,可居民家中的温度并没有打折,不仅24小时都能实现供暖,屋里比以前烧煤锅炉时还暖和。
“煤改电”的探索,正是玛多县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的注脚。
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玛多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冬季漫长严寒,全县年采暖时间长达11个月。
“以往县城采暖用能主要是煤炭,供暖成本高且环境污染大。随着清洁能源供暖项目的投运,不仅可满足县城近5000人的取暖需求,还使玛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域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据玛多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强介绍,玛多县按照就近供暖的原则,共分为4个供暖片区,并将原分散供暖单位就近纳入到相应片区内,确保供暖半径减少至1公里范围内,实现供热面积小、管损少、分区控制的目标,有效减少能源损失。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县城供热现状,提升当地牧民生活品质和便利化程度,同时也将消除原有燃煤锅炉烟尘、燃煤锅炉产生的炉渣堆放以及燃煤堆积料场在大风天气造成的大量灰尘,避免因取暖造成的环境污染。
作为玛多县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县的开局之篇,数据显示,这一项目的投运每年可替代标准煤20712吨,可减少碳粉尘排放14084吨、二氧化碳排放51635吨、二氧化硫排放1554吨、氮氧化物排放715吨。
“其实,这既是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又一新亮点,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对于居民来说,供暖方式发生转变并没有增加他们的取暖费用,也不影响他们正常用电。”张强说。
一座城探索出的逆袭之路
一大早,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萨呼腾镇安置区的布多就开始将家里的垃圾按照塑料瓶、纸张、玻璃瓶等进行分类,随后装入门后不同的垃圾袋中,等待垃圾转运车的到来。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这几乎是他每天必须要在家里完成的一项“环保任务”。其实,不单单是布多,他50多岁的母亲也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我们去年才搬到这里居住,但垃圾分类,我们在村上就开始了。”布多告诉记者,他家在昂赛乡热青村时,村民就有这样的意识。
“在杂多县,几乎所有人每天都会把自家垃圾进行分类,然后等着垃圾回收车过来拉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副调研员兼规划财务部部长牟永红说,对杂多县的干部群众来说,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回收垃圾的过程很简单,也很方便。每天早上垃圾转运车开到家门口时,把分拣好的垃圾拎出门,倒进车里就行。
但形成这样的局面并非易事。
曾几何时,杂多县一直被垃圾处理问题困扰,很多居民将垃圾随意倾倒在家门口,县城周围经常垃圾遍布,臭气熏天,甚至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
杂多县是澜沧江、长江南源的发源地,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具有极其独特和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妥善处理并解决好垃圾问题,减轻垃圾对源头环境的影响,对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破解这道必答题?
根据实际情况,杂多县引入垃圾分类理念,经过几年的尝试推广,逐步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村民在各自家中进行垃圾分类,村里集中收集,由乡上把垃圾转运到县城垃圾处理站处理。
在杂多县垃圾填埋厂,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刚刚运来的垃圾。一旁,压缩成捆的饮料瓶、塑料罐等可回收垃圾排放得整整齐齐。
“杂多县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能达到100吨左右。”负责人巴青告诉记者,这些垃圾中,易拉罐、塑料瓶、纸箱等都会被捡出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将被填埋,有害垃圾和压缩后的可回收垃圾将会再次进行处理。
如今,不仅县城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走在乡村公路上,每隔两三公里就能看到一个个彩色的垃圾转运站。据了解,这些转运站里的垃圾是牧民们从山里用牦牛和摩托车运出来的,县里的环卫车会定期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
一堂课折射出的理念转变
什么是三江源?三江源生态保护有哪些重要性?应该怎样保护三江源?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出现在一个专题讲座上,而是出现在治多县加吉博洛镇吉尕小学一堂别具特色的生态课程中。
吉尕小学是一所镇属全日制寄宿小学,学生多为治多县五乡一镇的牧民子女。
“过去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环保课。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关于三江源保护的培训,回来后一直在想,能不能把这些知识也给学生讲一讲。”说起生态保护,闹布智美老师总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2017年5月,闹布智美的梦想实现了。吉尕小学依托“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在学校内开设具有当地生态和人文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和环保实践活动,生态环保知识进了课堂。
“我们的课程主要是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班每周一节。”闹布智美告诉记者,虽然课程开设时间不长,但生态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校80%的学生知道县城周边和自家牧场附近一些山水的名称,全校90%学生能够做到不吃零食,学生和家长都能自觉减少食用有害健康和环境的食品。”
无独有偶。
在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生态课程也小有名气。
“学校是2016年开始设置生态课程,主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懂得节俭,争做环保小卫士。”校长赵生云告诉记者。
据赵校长介绍,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环保课程设置较为丰富。除了上课外,2017年,学校成立了自然科学小组,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观测。今年的第一场雨是什么时候下的?雨量如何?同一条河不同月份流量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进而树立起生态保护的理念。
“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孩子,我们学生的父母、亲戚很有可能就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开展这样的课程,不仅教育了学生,还发挥了‘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透过孩子,父母也会受到教育和启发。”赵生云笑着说。
一个合作社带来的绿色收益
“去年分红,我拿到了29219元!”
努布是托俄俄加合作社的一份子。回想起去年年底合作社分红时的场面,他依旧心潮澎湃。“当时桌子上一摞摞钞票都堆成了小山!”
努布满满的幸福感,离不开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发展。
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的曲麻莱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县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一个纯牧业县。努布所在的叶格乡红旗村是个距县城100多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的偏远村社。
2011年,乘着畜牧业转型发展的东风,红旗村托俄俄加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小组成立了。作为红旗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下设的16个股份制合作小组之一,这个小组成立之初仅有16户牧民参加,整合了牛640头、羊1100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组成立后就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完善思路,采取股份制模式,将牧民的草山、牛羊和劳动力等分别按股作价,统一生产经营、统一管理分配。集中经营解放了劳动力,改变了原来每家每户不论牲畜多少,牧民都在草场上放牧的状况。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或者外出务工,年底分红。
“以前牛羊不多,可天天都得围着它们转。加入合作社后牛羊有人管理了,关键是收入有了保障。”牧民尼玛在2011年加入了红旗村托俄俄加股份制生产小组,自己的牛羊和草场交由合作社管理,一年下来不仅有近两万元的收入,自家草场的草也长得比以前好了。
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将牧民手中的草场和牲畜进行整合,改变了牧民“跟着牛羊走,围着草山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传统草原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整合资源保护生态的同时,合作社还先后开发出了干肉、干肠等特色产品。
“在玉树,‘扎拉达泽’是个家喻户晓的风干牦牛肉品牌,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我们生产加工的。现在,这个牌子不仅被很多玉树人认可,产品还卖到了西藏。”托俄俄加合作社的理事长旦正才仁说,合作社成立后,减畜与增收两不误,“牧民的收入上去了,生活越来越好!”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这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与行动,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三江之水,正伴随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浩荡东去。(咸文静 罗连军 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