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我们能为你做什么? ——三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记(上篇)
【生态观察】
这是一次学界泰斗挂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生态、信息团队联袂进行的三江源综合科学考察壮举……
这是一次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对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水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水文测量的查勘行动……
这是一次踏上对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深入探索的新征程……
6月20日28日,由青海省水利厅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任顾问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队27名成员穿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澜沧江园区,跋山涉水4500多公里,对长江、澜沧江园区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开展了深入考察,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要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数据,顺利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
“不要问三江源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而要看我们能够为三江源做什么!”王光谦先生在总结会上的一席谈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6月20日19时,考察队披着夕阳的余辉到达玉树。通天河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醒目,这里是“三江源母亲河公园”的核心区,也是此次综合科学考察的第一站。
“这次科考主要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及青海可可西里申遗进行水文监测布点选址,为‘天河工程’选择合适的地面监测点,为编制三江源水资源保护规划收集基础数据,同时指导帮助地方水利部门发展思路方法促进水利工作……”科考队领队、省水利厅副巡视员刘锡宁在通天河畔布置科考任务。
置身在三江源的神山圣水间,科考队员们对此次考察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过草原、穿峡谷、越高山、趟沼泽、涉河流……在为期8天的科考中,考察队经历了暴雨浇身、深夜迷程、雪封道路等诸多洗礼,经受了高原反应、蚊虫叮咬、野狗伤身等系列考验,深入玉树、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1市4县,对长江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及干流通天河,澜沧江源区扎阿曲、扎那曲、子曲等河流进行了查勘和测量,对直门达、沱沱河水文站及下拉秀、香达、雁石坪水文巡测站开展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和各地水利部门负责同志和水文工作者座谈交流,指导地方水利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相关工作。
一路走来,考察队员克服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对人体生理、心理上的极限挑战,锻炼了毅力、磨练了意志、净化了心灵,加深了对三江源这块净土的了解和依恋,增强了大家对保护三江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脸黑了,但是我们的心更红了;我们的手脏了,但是心灵更美了;我们的生活简单了,但是我们对自然更亲近了……”王光谦感慨良多。
三江源是中国大陆上“对生态最敏感的一块皮肤”,没有哪一块土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比三江源更为强烈。在王光谦看来,三江源地区气候和气象条件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第一位”因素。
“在这一路的考察当中,我们看到天、地、水或者天、地、人还是比较和谐的,山青水绿,草地长得非常好!”三江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给王光谦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推动着他对气候、环境、人类活动这一复杂关系的探求,“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人类活动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是不是有过牧?我初步感觉,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主要还是气候的原因起主要作用,这个地方人烟稀少,载牧量不是很多,如果有重大影响,气候还是起重大的决定性的因素!”
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副院长黄跃飞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课题研究也正好证明了王光谦院士的判断:三江源地区在过去31年(1982年至2012年)气候出现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每年以0.063℃的速率增长,年降雨量整体呈增长趋势(1.83mm/年),植被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植被覆盖指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三江源植被生长主要受生长季气候因子的影响……
虽然三江源地区的植被整体上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局部地区出现了减少的现象。考察组发现,由于受气候变化和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引力和人类活动影响,澜沧江流域局部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曲麻莱县部分河流来水量减少……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科技工作者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更需要政府部门采取切实的措施。
王光谦认为,持续推进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更多地从气候与气象等方面做文章,统筹利用“天地”两种水资源。
“‘天河工程’是由王光谦院士提出的我国南水北调西段工程中的科学实验项目。”据青海大学副研究员黄睿军介绍,在我国南水北调西段工程中,可利用三江源天然的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达日县、祁连山、昆仑山口建立了三个“天河工程”地面控制站。
随着“天河工程”的实施,统筹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的梦想不再遥远,促进空中调水与地面调水工程相配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有望尽快实现。正如王光谦所说:“三江源的自然状态非常好,河流清澈,水质良好……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做好三江源的生态、河流、人民生活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水资源不仅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更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在三江源,水资源无疑是自然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而水资源的监控又依赖于水文工作的发展和水文站网的建设。只有确保水资源的源远流长,才能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12.31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密布着长江干流、北源楚玛尔河、一级支流莫曲、那棱格勒河,黄河干流,澜沧江源流扎曲等众多河流,扎陵湖、鄂陵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可谓水系发育、河湖众多,水资源总量达到95.3亿立方米,是名符其实的水域世界。然而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不足、测验实效性较差、缺少必要的巡测装备、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困难等因素困扰着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的监测工作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成效评估的需求。据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李其江介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目前共布设了7处水文监测站和34处雨量站,其中长江园区有5处水文监测站和32处雨量监测站,澜沧江园区2处水文监测站和2处雨量站,还有部分重要河流至今未能进行水文监测。
让我们来了解考察组的足迹:
6月21日10时,多云,科考队和玉树州水利局座谈后出发,到达海拔3820米的下拉秀水文巡测站考察,逢雨……
6月22日7时30分,阴雨,科考队从囊谦县香达镇出发,中午到达海拔4204米的杂多县苏鲁乡多晓村,测量澜沧江扎曲河支流吉曲时逢暴雨,下午到达长江海拔4926米的长江南源——当曲源流切曲测量,逢阵雨、大风,晚20时到达海拔4760米的杂多县查旦乡中心寄校住宿……
6月23日7时15分,阴雨,从查旦乡中心寄校出发,在长江南源当曲2号桥测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长江、澜沧江分水岭,到澜沧江扎那曲、扎阿曲汇口尕纳松多,在海拔4370米的扎曲河测量,夜宿杂多县萨忽腾镇……
6月24日8时,阴,从杂多县萨忽腾镇出发,测布当曲,翻越澜沧江、长江分水岭到达治多县,考察聂恰曲、多采曲、通天河,过曲麻莱县约改镇,考察色吾曲,前往曲麻河乡途中逢暴雨雪封路,测曲麻河,晚21时宿曲麻河乡政府,停电……
在为期8天的科学考察途中每天经历风雨交加、陷车迷路的困境,经受高原反应带来的重重考验,饱经艰险,对长江、澜沧江源区10条河流、12个断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实地查勘和现场基础资料收集,获取了宝贵的水文数据。
水文工作者栉风沐雨辛勤工作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同行的专家学者,也思考着改变传统水文测量手段的方法和措施。“野外观测真是不容易!在三江源,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观测站,有赖于我们广大水文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我们才能取得一些宝贵的水文资料!”王光谦对高原水文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赞叹不已。“水文工作真是太辛苦了!三江源的水文监测、保护措施要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不一定要用固定断面、固定巡测和方式来进行,可以采用一些遥感等空间技术……”水文专家、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朱庆平说。
水文工作是监测、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项基础性科学技术事业,其工作不仅具有探索水文变化规律的基础作用,也有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水文信息的服务功能。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司水文监测工作,探索地区水文变化规律,提高源区水文支撑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引江济柴”等涉水工程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效评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此次三江源综合科学考察的主要目的。
据了解,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源区水文监测站网建设,尽快开展长江曲麻河、当曲2处水文站的建设工作,并计划在澜沧江扎曲河杂多县城段、长江通天河治囊极巴陇处(治多县)新建2座水文站,对香达、下拉秀、雁石坪等3处水文站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新建、改建水文站、雨量站、巡测断面等措施,对长江源区及澜沧江源区主要源流及干流进行监控,形成较为完善的源区水文监测站网,实现水文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达到对源区水资源量的有效监控!”李其江说。
【生态论坛】以生态撬动发展
身处西北内陆的青海从没像今天这样赢得世人的青睐与“热捧”。从多姿多彩的都市到一派宁静的乡村草原,辽阔的区域处处留下中外游人的足迹。这其中固然有独特的民族民俗和地域文化等构成的巨大吸引力,但归根到底是生态文明建设彰显、重塑着我省秀美的山川,在托举“青海的价值、青海的责任、青海的潜力都在生态”的同时,为自己筑起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路上,要赢得与全国一道冲向决胜圈,青海的确急需在追赶中实现跨越发展,的确面对着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单一意义上的“发展”而不计其余,而是要看怎样的发展,是不是立足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我们曾经有过付出沉重代价后的觉醒,因为盲目追求发展指标,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滥采、滥伐、滥牧,到头来,不但经济社会没有发展,百姓群众没有富裕,直接导致资源遭受毁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离“强省富民”的目标越走越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强音振聋发聩,促人猛醒。在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中,我省这样一个欠发达省区,不但没有因为挑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负,而放慢发展的步伐,影响发展的速度,而是在保护中彰显了自身的优势,在保护中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能量,一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在青海人脚下延伸开来,越走越宽。“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青海共识”,为我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循着这条路径,我省的生态地位和由此带来的良好效应,在全国的“大棋局”中日益举足轻重;循着这条路径,生态文明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我省各族群众的生活与情感;循着这条路径,在生态文明的母体中孕育的生态产业,已在全省各地风生水起,成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推动青海从传统概念中的农牧大省,带着自信和后发之势,迈向生态文化旅游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