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城市同步预警效果如何? 污染过程持续时间、发生严重污染级别城市数量均有明显下降

13.12.2016  16:41

本报记者张楠

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部提前发出预警通知,60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这次为何能实现统一预警,又取得了哪些效果?本报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

极端不利气象条件 

是此次区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诱因 

问:12月2日~4日,京津冀区域发生了一次较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请问这次污染过程有什么特点?据有关方面说,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遭遇了今年以来京津冀区域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您怎么看?

柴发合:这次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广,涉及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山西中南部地区,持续时间比较长,污染程度是今年以来最重的一次。

12月2日,河北中南部的邯郸、石家庄、保定等地出现重度污染。北京市从12月2日傍晚开始,由于交通晚高峰机动车大量排放和外地传输的影响,短短几个小时内PM2.5浓度上升了近100μg/m3,达到重度污染,12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污染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城市连续两天达到严重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两高”企业和货车运输集中,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都有燃煤采暖,这些因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是12月2日~4日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而大范围的逆温、静稳和高湿气象条件,大气边界层高度大幅降低,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区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诱因。

在这次重污染期间,京津冀区域的气象条件与2015年11月底到12月初的多个气象要素相类似,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有的城市局地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污染物聚集。石家庄受太行山前弱偏西北气流和南部偏南气流的汇聚作用,叠加自身高污染排放,污染最重。另一方面,区域相对湿度较高,普遍出现了持续几十个小时的高湿条件,12月3日~4日石家庄、保定的相对湿度超过90%,加剧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另外,边界层高度大幅下降也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北京市12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边界层高度低于400米,石家庄边界层高度仅为200米左右,是今年入冬以来最低的一次,而海拔820米的石家庄封龙山监测站空气质量一直优良,保定、邢台等城市边界层高度也创入冬以来新低。

第一次真正形成了 

统一预警应急、区域联防联控局面 

问:这次重污染过程的应对中,京津冀鲁豫区域内有60多个城市及时启动了预警应急措施。现在大家都很好奇,这么大范围的预警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要实施如此大范围的统一预警应急?

柴发合:今年10月以来,环境保护部上收了京津冀及周边80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并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立了集成12个颗粒物成分站、31个激光雷达、1台移动走航车和2+18城市手工采样的颗粒物组分科学观测网。而且201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了预报中心,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数值预报和人工订正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在过去多次重污染预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提前发现污染过程的时间也越来越早。针对这次重污染过程,大概提前一周就给出了比较准确的污染形势研判,为区域统一预警提供了基础,为尽早启动应急响应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2013年以来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秋冬季重污染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多个城市经常同时出现重污染,没有城市能独善其身。气象分析和空气质量模拟也表明,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Air Basin),污染传输的相互影响显著,而这些城市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运输体系上都有相似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表现为南高北低,秋冬季南风为主导风向时就非常容易发生区域性重污染。

科研观测结果显示,当出现区域性重污染的时候,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已经没有太大差别,整个区域都被污染团覆盖。污染物在区域间通过传输相互影响,各城市重污染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本地污染物排放与外地传输叠加的综合结果。在京津冀区域同一个大气流场内,单个城市独自采取行动难以达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区域联防联控势在必行。11月17日~19日,环境保护部针对上次重污染过程采取的统一预警应急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市实际污染情况明显低于预测值,增强了区域联防联控应对重污染的信心。

以往各地在重污染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污染程度大致相同但预警级别不同的问题,普遍存在“等风来”的思想,影响区域协同应对的效果。今年环境保护部持续推进统一预警标准,目前已经实现了北京、天津、河北全境及河南、山东部分城市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在环境保护部《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函》中也明确规定,“当预测可能出现3天及以上重污染天气时,应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可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应根据上级预警提示,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预警级别。

因此,在11月底提前一周预测到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时,环境保护部及时向各地发出预警提示,明确了污染持续时间和各地污染程度,区域内9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应急,24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应急,22个城市启动黄色预警应急,第一次真正形成了统一预警应急、区域联防联控的局面。

污染物累积时间 

从原本的三四天缩短到两三天 

问: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此大范围的统一行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柴发合:是否有效果,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重污染天气的持续时间,二是污染峰值变化。

对12月2日~4日的重污染过程,无论多模式数值预报还是预报员基于多年经验的判断,在系统性偏南风输送条件下,通常仅需1~2天,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和石家庄等地就会出现连片的重污染,也就是说,预报从12月2日开始京津冀大部分城市会被区域性重度污染笼罩,部分靠山城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但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廊坊等地达到重度污染的时间,比所有数值预报模型和预报人员的判断都推迟了一天,也就是12月3日才达到重度污染。北京预报重度及以上污染持续时间为48小时,但实际持续时间为36小时。其根本原因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0多个城市提前采取了应急响应措施,污染物排放较之前有较大幅度下降,使得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污染物的累积时间从原本的3~4天缩短到2~3天。整体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多数城市实际污染情况低于发布预警级别,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间、发生严重污染级别的城市数量均有明显下降,显示了区域重污染应对的控制效果。

通过PM2.5浓度值与去年同期的对比,也可以看出这次预警应急的成效。这次重污染期间京津冀区域的气象条件与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过程相似,当时北京PM2.5日均浓度最高达到478μg/m3,持续时间5天,而这次北京PM2.5日均浓度最高为252μg/m3,持续时间两天,污染峰值和持续时间都下降近一半。保定和廊坊的PM2.5日均浓度峰值比去年下降1/3左右。

但石家庄的PM2.5日均浓度峰值超过去年,与其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颗粒物动态源解析结果显示,本次污染中石家庄、保定颗粒物来源中机动车贡献占比较11月中下旬污染过程明显降低,廊坊本次实施单双号限行后,机动车贡献占比也有所下降。各城市工业源排放低于燃煤和机动车,说明应急措施中对工业源的管控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气态前体物减排 

要有足够的提前量 

问:目前各地的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怎么样?随着工作的推进,应急预案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吗?您对今后的重污染应对工作有什么建议?

柴发合:目前,重污染天气应对从预测、预警、应急措施启动、督查到媒体宣传的流程已经理顺。

之前已经说过,重污染天气预测准确度已经非常高了。预测可以说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有了准确的预测,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预警,启动可核查、可核算的应急措施。环境保护部还对各地情况进行督查,抓典型案例,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现在,环境保护部正在对一些地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之后,我们还会对每次应急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以及各地的污染物变化情况,将督促地方每年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应急预案。

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的研究结果,今年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北方大气污染形势影响有限,12月强冷空气活动可能偏少,大气污染形势将进一步转差,尤其是河北中南部地区偏南风较往年偏多、垂直逆温结构增加,重污染过程可能持续出现。

天不帮忙,人就要更加努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要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在下一步的重污染应对工作中,建议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进一步提升污染预测预报的精准化水平。目前很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开展了基于模式的空气质量预测业务,能力和预测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国际上大气环境管理的基础。尤其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预报的范围、起止时间和程度已经达到了精准水平,但仍存在一个城市的PM2.5浓度时空分布有偏差的问题。预测预报是重污染天气应对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是应对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二是气态前体物减排要有足够的提前量。高湿静稳天气条件下,SO2、NOX、VOCs等气态前体物的二次转化是重污染期间PM2.5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减排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主要是削减气态前体物,措施必须可核查、可核算,对社会公布并提前实施。一旦重污染形成,再启动应急措施已起不到太大作用,提前启动应急措施,使污染物积累的起点尽可能低,才可能消除重污染,即使不能消除,至少能缓解污染程度和缩短持续时间。

三是区域内城市统一联动尤为重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当前阶段京津冀区域内城市在大气污染面前都做不到独善其身,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都很大,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污染气团常常在区域内游荡,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好,往往伴随着其他城市空气质量变差,今天你好他坏,明天他好你坏。各地必须抛弃统一应急是为他人“打工”、“无用论”和“等风来”的思想,统一采取联防联动的应急措施,这对区域性的重污染应对非常必要。

四是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最近几次的环境保护部督查结果显示,各地都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据我所知,环境保护部正在组织专家评估各城市的应急减排措施,评估后,明年将推进各地应急预案的修订,做到不同预警级别下对应不同量化的减排比例。只有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做到任务、区域细化,实现精准化管理,各区县各部门联动执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