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正青春》系列报道之四汪巧银:江南女子在高原用爱和坚韧编织多彩人生
编者按: 59岁的汪巧银,是青海省唯一掌握高道数手工丝毛挂毯绝技的工艺大师。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汪巧银却迟迟退不了休——她放不下手中的毯子。对她来说,四十多年来手中每织过的一块丝毛毯都像一个可爱的孩子,就那么一点点、一点点,从手下生长出来。用双手让哑巴一样沉默的毛绒、丝线,变成一个个富含生命力的艺术品,这样的感觉非常美妙。
地毯不像画作,没有署名,甚至不会有编号。在青海手工丝毛挂毯第一人汪巧银女士相册里存放的照片许多已经模糊,但她记忆中每一块毯子,每一个扣结都是清晰可见的,因为那是一群人精心协作的心血,它们永远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题记
正在编织挂毯的汪巧银老师好一个心细手巧的“南方尕丫头”
幼时失怙的汪巧银12岁起,便远离家乡南通,由叔父一家带到青海西宁生活。聪慧也敏感的她自14岁时便吵着让叔父托人,进青海绒毛厂(原青海地毯一厂)做学徒——她要学一门手艺。为了一次通过入厂体检,身高尚不足一米五的汪巧银从邻居家借来了一双带跟的翻毛皮鞋,还好体检的人也没有格外表示反对!
年幼的汪巧银告诉自己:千万不能给师傅丢脸!没人知道,为了一句“不给师傅丢脸”,汪巧银暗自下了多少工夫。也没人知道在这位看起来又瘦又小、毫不起眼的南方姑娘身躯里,蕴含着多大的能量和韧劲儿!首批进厂的80名学徒中,汪巧银很快崭露头角,上千人的大厂里,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个心细手巧的“南方尕丫头”。
首批上机,首批转正。越来越多的师傅们开始关注这个“南方尕丫头”,在汪阿姨的记忆中,那时候每到开饭的时自己就成了大家的照顾对象,各样的好菜都被单独装在小碗或者饭盒里,这是师傅留给她的的爱心饭。刚开始,少女汪巧银以为,大家对她是同情,怕她寄住在叔叔家中受委屈。后来,汪巧银发现,这其实是大家对自己的欣赏和喜爱之后,便暗下决心,不能辜负这珍贵的情谊。
制作丝毛挂毯的主要工具
倍受外地友人喜爱的新产品
她亲手将自己带领织造的地毯送到了中南海
成长起来的小汪渐渐成了厂里的工作能手,也逐渐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上个世纪80年代,地毯厂骨干汪巧银被厂里派去上海“出公差”——学习先进的地毯工艺。厂里的老领导们还清楚地记得,先后派去了五批骨干,唯一学会先进织毯技术就是汪阿姨。
到1987年时,汪阿姨已经成为地毯厂离不开的技术骨干,要解决厂里90%左右的技术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民大会堂青海厅要需要一张特大挂毯,她与20多名同事辛苦工作了3个月,一张完美的《三江源》如期交工,并得到好评;中南海会见厅需要一张特大手工地毯,厂里的机梁不够大,无法一次性完成这样的任务。汪巧银与同事们成功将这块特大型手工地毯分成三块来做,然后让三块地毯成功拼成一块,还看不出缝隙来!为了成功铺设地毯,汪巧银被邀请到中南海参与丈量和实地铺设。当毯子按照设计平平展展的糖在大厅里那一刻,汪巧银感到满满的责任和幸福。紧接着,庆祝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青海省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省礼任务又交给了她。汪阿姨还清楚地记得,那张织造到一半的青海湖挂毯进度很快但有缺陷,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她还是坚持“拆掉重做”。话不多,但分量很得,当时很多工人是含着泪花一点儿一点拆了将有缺陷的挂毯拆掉半尺,然后重新赶制。对自己钟爱的挂毯她就是不容下半分差错。
汪老师指导徒弟们进行操作汪老师指导徒弟们进行操作工人蜕变为大师 只因为“喜欢就要干好”
后来,地毯厂破产了。汪阿姨不哭不闹,甚至还找了份协管员的工作,但她心中惦记更多的仍然是手工挂毯。某天,在一位昔日工友的玩笑中,她来到藏羊地毯公司在湟中县的生产基地,面对一块接一块地毯的生产任务,汪巧银以娴熟的技术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机缘巧合汪阿姨又参与了编织技术学校的教学工作。两度春秋,她成功带出一批技艺娴熟的手工织毯技工。有来自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的洋徒弟,但凡自己会的,汪老师努力让每个徒弟都学会。
汪老师开过自己工的作室,又被青海索琳手工艺术品公司瞅上,聘为技术总监。在这里,一幅幅精品挂毯从汪阿姨手下成功诞生,惊艳世人。当纯纯的西宁大白毛与江南桑蚕丝丝完美结合,当几十万个结结出一幅作品的时候,人们为汪老师的精湛技艺所感动。有次,青海某大学美术系教授的油画也被汪老师完美的表达在丝毛挂毯上时,其人连声叫绝,气势不输画作!
汪阿姨说,一回到机梁跟前,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十几二十岁的时光,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万分,“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对织地毯、挂毯这些有兴趣,既然自己喜欢,那就要干好,要不不是白喜欢了。何况我现在还没有老,在我老之前,想要多找到可以传承手工编织丝毛挂毯技艺的年轻人,不能让这么好的东西断了根!”
汪阿姨向笔者展示自己的丝毛挂毯作品相关新闻:西宁手工丝毛挂毯的前世今生
青海索琳手工艺术品有限公司杨韶鹏先生,对西宁手工丝毛挂毯有着独特的感情。他介绍,与普通的手工地毯不同,手工丝毛挂毯基本不用地毯纱,而是用不超过百分之五的桑蚕丝和西宁“大白毛”纺出的6支纱、8支纱,这样织出的毯面细腻,色彩表现丰富,作品成色精致、好看。
较之其他手工地毯,手工丝毛挂毯也被称为宫毯。与较为常见的连环十字扣工艺相比,单个头八字结工艺更为结实耐用,一旦脱线,单个头不影响其他部分,而连环十字扣和机织扣则像扯脱的毛衣线头一样,可能瞬时将整个毛衣恢复成毛线……
一块高道数的手工丝毛挂毯,每平方拴头在数万个以上,以300道手工丝毛毯为例,一平方拴头9万个人工扣动经纬线9万次“砍头”九万次,手工丝毛挂毯的紧实细密程度可见一斑。
据杨先生考证,西宁丝毛挂毯最早的织造人是李文翀的父亲——李匠人,18世纪中叶从浙江到西宁后发现当地群众有编织使用地毯的习惯,遂利用优质西宁“大白毛”和江浙出产的优质桑蚕丝编织丝毛毯过活,李文翀跟随父亲学艺多年,技艺精湛,后传艺于子李再兴,李再兴晚年收汪巧银为徒。由于聪慧过人,汪巧银17岁即出师,有人说全国能编织高道数手工毯的人已经不多了,而青海省只有汪巧银老师一人独掌绝技。
学习手工编织丝毛地毯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眼明手快的人几天就可上手,肯吃苦愿学习的几周内也能上机梁开始“砍头”。(用特制的小型砍刀将8字结砍断,形成毯面),但要品得个中三昩的,非得下几年苦工不可。学徒们的大量流失是现在丝毛挂毯传承遇到的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