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绘水清岸绿美好画卷

05.12.2018  10:30

  青海新闻网讯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河湖长制是一种制度创新,需要持续深入地改革突破。

  中央、省委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重大决策部署,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亲自挂帅任总河湖长,市长张晓容任副总河湖长,全市上下均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本级河湖长。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河长及涉水责任人953名、湖长及责任人174名。

  西宁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认识“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将治水作为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突破口。目前西宁市建立了市、县(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湖制工作体系。

  今天,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水库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河湖面貌逐步改善,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开始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上下游共治、左右岸同治、多部门联治、全社会群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西宁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综合治理后,河长上岗了,水质改善了,清河道、管河岸,母亲河越来越美了!”“‘河湖清’建设行动开展,让‘黄水’变清澈了,我们小时候常见的鱼翔河底的景象又回来了!”西宁城区居民们感叹道。

   把河湖长制

  作为深改重点推进

  改革只争朝夕,西宁市在全省率先推进河长制。

  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西宁市总河湖长王晓专程调研巡察河湖长制工作时要求,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针对水这一西宁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难题,把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实践检验,扎实推进“河湖清”建设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珍惜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让群众在良好生态优美环境中幸福生活。

  市委、市政府把河湖长制作为西宁市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工作部署推动。2015年11月,西宁市初步建立了河长管理制度,2017年5月,市委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26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参与河湖长制工作。在河湖长制管理工作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专题进行研究,为河湖长制工作在西宁的精准落实把关定向。

   一把手任河长

  既管水又管岸

  谁当河湖长?河湖长制核心是党政同责,首长负责。西宁市党政“一把手”出任总河湖长,“一把手”抓“一把手”,责任层层压实。同时,西宁市设立了市、县(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河长一直延伸到村级“‘一把手’任河长,既管水又管岸,反应链条缩短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市水务局负责人直言。

  河长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制”。在湟水河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巡河调研,今年7月25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河长制工作汇报、7月30日市委书记下达了总河湖长第1号令,对河湖长制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实。采访中,城西区兴海路街道总河长、街道党委书记施伟颇有压力地说:“有问题找河长,我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

  西宁市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各级河湖长细化分解“责任田”,认真履行河湖长职责,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河湖清”建设、“清河整治专项行动”、“清四乱”等活动,集中整治四乱问题,有效保护了河流生态环境。

   解开这道

  绕不开的发展难题

  “湟水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柳拂翠烟。”古人优美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往昔湟水河令人向往的美景。这是我们可爱的母亲河,这是我们可敬的母亲河,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生存所系、发展所依的母亲河。

  曾经,一道绕不开的发展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随着城市骨架的不断拉升、城市工业的粗放成长、居民用水的与日俱增,湟水河的水量日见下降,且携带着无数泥沙奔流而下,昔日的湟水河变成了市民口中的“黄水河”,面貌赃乱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水安全如何保障?

  让“黄水河”变成“清水河”,曾经是市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也是摆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市委市政府想方设法,请专家把脉问诊、寻根探底,集中调研寻原因,专题研究找良方,实施三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中开展“河湖清”建设行动,锲而不舍地攻克难关。建立河长管理制度,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分类施策、综合治理,让身边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现实。

   荡河湖之污

  还清水于民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一条条江河、一座座水库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系统治理综合发力。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千头万绪,河湖长该怎么干?

  全面推行河长制,西宁市各级河长肩负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

  【管理范围】西宁市首先明确了河湖长制实施范围。河长制实施范围:湟水流域(西宁段)65条河流、3座大中型水库、18处万亩灌区、4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处重要湿地。在此基础上,今年西宁市还延伸实施了湖长制,将全市28座水库、86座涝池及其他人工水体等涉水区域纳入了湖长制管理范围。

   治水思路在变——

  “五水共治”综合发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各部门分工有别,攥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实施湟水河城区段水利功能和景观提升工程、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治理113公里,形成景观水面137万平方米,初步建立了508.7公顷的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建工程,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以上。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有效治理26处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100%。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实行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以严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7年全市用水总量为5.818亿立方米,完成8.08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二五”末分别降低了11.4%和22.5%。

   治水方式在变——

  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落实到位。南川河城西段属于景观用水区,位于城市繁华区,河道两岸流动人口较多,水面有时会有饮料瓶、白色垃圾漂浮,生长有水草。沿河还经常出现遛狗时留下狗狗粪便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城西区采取了有效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聘请”模式,请第三方统一对湟水河、南川河(城西区段)18公里的水域岸线进行巡查、投入打捞船清理水面漂浮物,确保水面清澈干净。同时,一批“社会监督员”和“民间河长”参与进来,与河长一起河岸管理,不文明行为纠正。

   手段更多元——

  西宁市引进无人机、可对讲通讯的GPS智能设备和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系统,进行河道巡查和日常监管,提升了河道巡查效率,实现巡河全覆盖。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水务、环保、国土、城管等部门联动模式,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今年已开展多次执法检查,河道联合检查形成常态化。

   行动更坚决——

  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治水”。已完成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和规范整治工作,关停拆转湟水河及其一二级支流500米范围内66家养殖场(户)。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湟水河(西宁段)流域水质总体稳定,重点污染物持续下降,水质向好趋势较为明显,全市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由2016年的40%提高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60%。

  点赞!为“三河六岸”的新变化、新景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河湖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深入推进河湖长治水管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才能保护好河流健康生命,让幸福西宁渐行渐近。